成功的计谋被后世效仿借鉴,流传下来,失败的计谋也能被后世不断的使用,多次失败依旧难以抵挡人们对它的喜爱,这是为何?铁索连环就是一个失败但依旧被多次使用的计谋,可能每一个后世的使用者都想证明不是计谋的问题,是使用人的问题,可惜无一例外,他们在战场上都失败了。铁索连环在战场上首先出现在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中,之后被元末明初的陈友谅重新使用,结局都是失败的两个人更应该在另外的时空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为何非要使用铁索连环。
曹操率领北方士兵南下进攻孙权刘备,在赤壁战场上因为北方士卒不会水站,于是采用铁索连环的计谋将战船联系在一起,让士兵们如履平地更好的发挥战斗力,这是一种智慧,但曹操没有想到,连在一起的战船被火攻成为失败的原因。陈友谅使用铁索连环的原因和曹操不同,他的水军实力太强,战船体积庞大,是水战中的霸主,但他的对手朱元璋的船太小了,狼群战术的使用让陈友谅的大船受到限制,为了逼迫小船的生存空间,让他们没有空子可钻,铁索连环上场了。他们失败的原因也都一样,都是风向的突然改变,让对手的火攻成功实施,把自己的优势变成自己失败的罪魁祸首。
铁索连环厉害么?我认为很厉害,在水浒传中,呼延灼的连环马就是一种新的战术,差点把梁山好汉团灭,要是没有徐宁上山,朝廷早就解决梁山这一难题。同样,曹操和陈友谅都一样,在乱世中身经百战的领袖肯定的能判断出计谋的好坏。他们在实施之前势必做过风险评估,赤壁战场曹操士卒不善水战,用这样的方法免除水军的训练,加快南下的战事脚步,压迫孙权刘备联盟的发展,在官渡刚刚用大火取胜的曹操也提防着联军的火攻,但赤壁的风向让他完全没有顾虑,没有施展火攻的条件,铁索连环自然是最好的策略。陈友谅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在鄱阳湖水战中用铁索连环进攻朱元璋。
历史证明,获得战争的胜利不只需要兵力,计谋,还需要一些运气。两处战场的风向都突然改变,让弱势的一方成功扭转战局,这两场失败用项羽的那句“天要亡我,非战之罪”来评价最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