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5日,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国际综合展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图为一名观众在故宫文创产品前驻足。新华社记者 潘革平摄
故宫的雪、故宫的猫、故宫文创、故宫展览,如今,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
作为一个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文化符号,故宫拥有众多皇宫建筑群、文物古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据介绍,到2018年12月,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1.1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在2017年达15亿元。
人们愿意买喜欢买
每年接待1700万人次观众,每天面对着数万观众,故宫这座世界著名的综合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如何让收藏在禁宫的文物、陈列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转变源自2013年。当时,台北故宫推出一种创意纸胶带,在网络爆红。这让故宫博物院看到文创产品的庞大市场。
其实,这并非故宫首次关注文创市场。过去故宫也做文化产品,但都是将书画、瓷器等进行简单复制,很少有人买。2008年,故宫淘宝就已上线,因价格高昂、质量一般,消费者并不买账。如何有针对性地研发出不同结构、不同层次、不同表达的文化创意产品?受到台北故宫启发,故宫博物院开始了新尝试。
让文物藏品更好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其文化价值,这是故宫追求的目标。由此,故宫开始举办故宫文化创意产品比赛,以此拓宽研发思路。2013年8月,故宫第一次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举办以“把故宫文化带回家”为主题的文创设计大赛。此后,“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各路萌系路线产品问世,使故宫变得年轻起来。
除了实体的文创产品,故宫在网络上也打开“宫门”,故宫文化创意产品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目前,故宫博物院拥有4家文创网络经营主体:去年底正式运营的“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售卖创意生活用品的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主打年轻化的故宫淘宝店,以及更趋于大众化的故宫商城。4家经营主体面向社会不同人群,产品风格各有特色,实现差异化经营,共同塑造故宫文创的整体形象。
其中,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配合故宫博物院展览,做主题性的文化挖掘,研发了千里江山系列、清明上河图系列等产品,已积累193万多粉丝;故宫淘宝产品萌趣而不失雅致,致力于以轻松时尚方式展现故宫文物、推广故宫文化,推出故宫娃娃、折扇团扇、文具用品等产品,目前拥有400万粉丝。
“故宫的藏品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在这方面我们优势非常明显,能够不断挖掘,不断进行创意,不断创造一些人们喜欢的文化创意产品,这是我们的绝对优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
年轻人爱上故宫文化
如何让沉睡在博物院里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青年一代的喜欢和接纳,这是单霁翔常常思考的问题之一。
随着故宫文创产品热销,故宫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最直观的反映体现在参观故宫的年轻人变多了:据故宫发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故宫接待量突破1700万人次,其中30岁以下观众占40%,年轻观众尤其是“80后”和“90后”,已成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主力”。
要拉近故宫与年轻人的距离,就要研究年轻人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如何让历史“平易近人”“生动有趣”,成为故宫“网红”进阶史上的重要话题。
2014年,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刊登了《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一文。此文迅速成为故宫淘宝公众号第一篇“10万+”爆文,雍正皇帝也借此成为当时的热门“网红”。同一年,故宫文创相继推出“朝珠耳机”“奉旨旅行”腰牌卡、“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等一系列产品。“朝珠耳机”还获得“2014年中国最具人气的十大文创产品”第一名。
创意满满的文化产品,与年轻人的“脑洞”碰撞到一起,便能持续挖掘故宫“矿藏”,传播效果更加强大。北京故宫的文创之路虽然时间不长,却迅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故宫也成为融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科技、传统与创新为一体的知识产权。
2015年,曾经作为清代皇城正门的端门,被改造成端门数字博物馆,通过“数字宫廷原状”提供的沉浸式立体虚拟环境,游客既能“参观”许多以前不能踏入的宫殿,也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试穿帝后服装,欣赏宝物。截至2018年,故宫先后上线了9款App,涉及故宫资讯、游戏和导览等众多内容,将专家研究成果与观众感兴趣的题材密切结合起来,并且把专家研究成果“翻译”成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更加口语化,形象更亲和,不断拉近故宫博物院与广大观众的距离。
够专业的内容、接地气的策划、高水准的制作,成为故宫产品的一贯风格,故宫也因此获得“故宫出品,必属精品”的观众评价。“不一味迎合大众,而是以严谨而风趣的方式接近消费者,最终实现文化的传播与再生。”单霁翔说,这是故宫应该达到的最好状态。
运用多种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在于拥有悠久历史、丰富藏品,更在于应用这些文化资源为人们做些实实在在的贡献,在于将这些文化资源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通过文化创意为观众架起一座沟通文化的桥梁、奉上一场文化盛宴,正是很好的表现形式。让人们通过故宫文化创意直接触摸到文化,是故宫发展文化创意事业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如何让人们更便捷地触摸到故宫文化?单霁翔认为,文物要活在人们当下的生活中,因此文化产品必须要有创意。
近年来,故宫定位于“根植于传统文化,紧扣人民群众大众生活”原则,做出许多社会大众能够乐于享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产品。例如故宫娃娃系列,因具有趣味性而受到少年观众喜爱。手机壳、电脑包、鼠标垫、U盘等,因具有实用性而持续热销。
“很多观众参观故宫时就对我们宫门的印象很深,所以我们就把宫门做成了宫门旅行包,让人们把对宫门的印象带回家。雍正的十二美人很有名,我们就做了美人伞,春夏秋冬都可以打。故宫日历,去年发行了68万册,今年做了英文版,销量可能要突破100万册。”单霁翔认为,文创产品必须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文化信息,把它跟人们生活需求对接。
为了更好塑造品牌形象,故宫博物院在确保每件文化产品都拥有故宫创意元素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对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各个环节的把控,力争使每件产品均具备高质量。
据介绍,故宫文创产品样品打样常规在4次至5次以上,以精准把握细节、调整产品工艺、完善制造工序。从文化创意产品本身到包装盒、包装袋都需要有统一的呈现,延续整体风格。2018年底火爆一时的故宫口红,在研发过程中,仅口红外观设计稿就修改了1240次。
“故宫博物院要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要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让故宫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单霁翔说。(记者 王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