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们讲到季历死在殷都,正在商周纠缠不休的时候,实力强大的东夷反叛了。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帝乙选择和周国联姻,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姬昌。周国上下对这段姻缘都很开心,认为这是天命眷顾。因为这场联姻,不仅使得目前仍然实力稍弱的周国获得了喘息之机,还使周国和商王朝产生了血脉联系,而这将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季历的去世,本来是商王文丁的盘算。他希望随着季历之死,周国陷入混乱,丧失挑战商王朝的雄心和能力;或者周国愤然起兵,商王朝借机把正在冉冉升起的周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但是,文丁却过于高估了季历的能力,而低估了周国作为一个政治集团的智慧。
对于周国而言,季历之死恰是一记棒喝,让春风得意、顺风顺水,甚至志得意满的周国猛然惊醒。此时,周国才发现,尽管自己发展迅猛,但还远没有能力全面挑战商王朝。姬昌认为父亲季历的高调,正是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所以尽管满心愤慨,姬昌却没有失控,周国也没有和商王朝全面决裂,周国的发展开始变得低调而稳健。后来,据说由姬昌创作《周易》,更是玄妙和隐晦。
周国的忍耐,等来的商王文丁的死亡,等来了东夷的叛乱,也等来了帝乙主动释放的善意。东夷的叛乱和商王朝的善意,使周王朝至少获得了三大好处:
使天下诸侯惊讶的发现周国已经成为商王朝搞不掂的大国,周国因此名声大振,而一些小型诸侯国也开始在两国之间站队。
同商王朝的联姻使得周国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升,后来纣王列姬昌为三公。除却周国自身实力的因素,极可能也是因为姻亲的关系-按照亲属关系,姬昌其实是纣王的姑父。
使周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机会。姬昌利用这段时间休养生息,内政外交都有所建树,实力飞涨。与此同时,商王朝在同东夷的战争中实力进一步消耗。此消彼长,两国实力接近均等,周国开始立于不败之地。
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毫无疑问,东夷的叛乱在彻底搅乱了商周的局势。而东夷长期的动乱,更是牵制和消耗了商王朝大量的军事力量。结果是东夷和商王朝两败俱伤,而周国却坐收渔翁之利,最终实现了对商王朝的实力逆袭。那么在商王朝和东夷相互纠缠,而无暇西顾时,周国又在做什么?我们下回分辨!
关注阳光旧事录,看历史和现实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