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诸葛亮之雄才大略且算无遗策,为何未能复兴汉室统一天下?
欢迎朋友们来看《龙观历史》,本期老龙想要和大家说一说的是,诸葛亮一生呕心沥血为刘备谋生存,鞠躬尽瘁为国家求发展。诸葛亮诸葛亮治理有方,成就卓著,把当时最为弱小的蜀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诸葛亮以其忠君爱国的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世万代学习的典范。人们谈到诸葛亮的时候,往往都是他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千百年来人们不禁会思考: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何未能完成复兴汉室而一统天下,终其一生,三国还是那个三国,在他离世后不到30年蜀汉国灭亡,面对这些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犯了企图用战争手段解决竞争中衰退的问题。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为什么不能北伐成功、复兴汉室,统一天下?却演出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历史悲剧。诸葛亮的北伐失利首先就是他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因为他过于依赖运用战争手段解决己方在竞争中衰退的问题。所以,诸葛亮制定的以攻代守的军事策略,缺乏对当时蜀汉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民心向背等因素在治国平定天下中所发挥作用的正确认识,表现为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这样,不仅决定了诸葛亮北伐战争的失败,而且注定了蜀汉的最后覆灭。
在军事斗争的实施上,犯了战略制定、军事指挥和用将三个失误。《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渲染的用兵如神,民间对诸葛亮奉若神明,认为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军事天才,并纷纷为其最终的失败找来“不得其时”等的借口。诸葛亮的失败的根源在于其军事战略与实践的屡次失误。
在军事战略上,诸葛亮的失误始于隆中对,诸葛亮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表面看来,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似乎不错的方案。但是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很清楚,荆州益州相距千里,古代交通和通讯不便,信息堵塞,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失去兵力上的优势。这个战略实施的结果就是,刘备、关羽、张飞、黄忠等战死,丢失了荆州之地。可以说隆中是蜀汉的建立基础,也是蜀汉的衰亡祸根。关羽镇守荆州、刘备进攻东吴、诸葛亮北伐中原都是根据这个战略计划,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失败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将蜀汉国的本钱耗费殆尽。
在军事指挥上,首战没有做到临阵指挥,又犯了分散兵力的失误。诸葛亮北伐之际,蜀汉的总体实力弱于曹魏。诸葛亮没有采纳大将魏延集中兵力攻取关中的建议,而是分兵一部攻打箕谷,另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军驻足祁山,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攻取,把本已在局部相对强势的蜀汉兵力进行分散,变强势为弱势,致使马谡兵败街亭。在张郃围困马谡之时,诸葛亮当亲率主力挥师进击街亭,与马谡内外夹攻,展开决战,战胜张郃。但是诸葛亮偏偏走错了这关键的一步,造成了不可扭转的局面。诸葛亮要对街亭之败承担指挥不当的责任。
在选用将帅上,犯了疑人也用的失误。刘备入蜀,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急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错用关羽守荆州失守,也失掉关羽,蜀汉遭毁灭性的打击,局势从此无可逆转。马谡失街亭是为纸上谈兵,不得已挥泪斩马谡。失去街亭,使唾手得到的南安、安定、天水不得不拱手相让,不得不撤军,使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
在天时地利人和上,蜀汉犯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综合实力,先发制人的失误。在天时上,曹魏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先机,充分占有天时。且兵多将广,后方安定。而蜀汉后天草创,想后发制人,并不占先机!在地利上,中原地阔人广,物力充沛,有战略纵深,有回旋余地,且关中地区易守难攻,这些情况对曹魏极为有利;而诸葛亮率军北伐,补给线太长,从汉中到关中,崇山峻岭,道路艰险,补给困难,一旦断粮,不战自退。连年北伐征战对国力耗损过大,已不堪重负。在人和上,曹魏善待士人、“唯才是举”,既求贤,又用才。因此是猛将如云、谋士若雨,。真是人才济济、源源不断。而蜀汉早期有关刘备和五虎上将,实力颇佳,到了后期,竟然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艰难局面。不得已诸葛亮事必躬亲。外交上,由于关羽拒不执行联吴抗曹的战略,大意失荆州,父子战时;刘备率军在夷陵被孙吴统帅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自己病死白帝城,五虎损三,蜀汉的力量消耗得过大过快,根本来不及补充。
在政治组织路线上,犯了分地域用人和不培养人才的失误。在刘备三顾茅庐以后,诸葛亮是青云直上,春风得意,其一直置身于政治军事斗争的风口浪尖。刘备是对诸葛亮有很大程度的依赖,可见诸葛亮不一般的能力。诸葛亮在用人思想上有局限,带有一种地域色彩。荆州人士是他们依靠的中坚力量,国家不任贤达而认老乡,对待益州原有人士则是采取恩威兼施、戒备打击的用人方法,如此导致了人才的匮乏。刘备在白帝城对诸葛亮托孤辅助刘禅,诸葛亮“事必躬亲,鞠躬尽瘁”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做法断不可取。一个领导者如果不懂得授权分权,养成属下懒惰,不动脑筋,事事依靠的习惯,当出现问题时他们只会请示,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如何培养得出人才呢?诸葛亮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用人法则,导致了即使有人才,他不能也不敢放开手脚去大胆工作,尽情施展才能。这样,在诸葛亮死后也没有合适的接班人,蜀汉存活不到30年被灭。
在意识形态上,犯了封建血统论、对主愚忠和唯心主义的失误。诸葛亮是封建官僚地主阶级的代表,其行为带有浓厚的封建思想。诸葛亮认为刘备的养子刘封不是正滴血统,不能担任继承人的位置,于是就千方百计的限制并处死他。刘禅性格懦弱,诸葛亮为了扶植他,尽人臣之道,竭股肱之力。诸葛亮是愚忠之臣,不敢触动天子,刘备起兵伐吴,没有死谏阻止,以致于使蜀汉伤筋动骨。诸葛亮是唯心主义者,相信天地神灵,他认定魏延脑后有反骨就一直压制,这样就严重摧毁了蜀国人才。诸葛亮有嫉贤妒能的思想,魏延出计策他不用,作为辅政大臣李严却没有一点实权,廖立楚之良才被废为平民,这些都是对人才的扼杀,从而造成蜀国人才的严重匮乏,这是蜀国最先灭亡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对诸葛亮在自身优势明显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取得复兴汉室,统一江山的企图。绝不是什么时也,命也之类充斥唯心论的一些言论。谢谢朋友们阅读《龙观历史》,您对老龙在文章中说的这些内容有什么感想?欢迎到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动一动手指吧!爱点赞收藏的人运气好,懂转发分享的人进步快,关注我的人是钢丝铁粉。关注《龙观历史》,每天都有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