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水彩教学示范 1950年代 潘思同 中国美术学院藏
作为蔡元培“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实施平台,中国美术学院经历了办学伊始的筚路蓝缕,抗战时期的颠沛流离,解放战争时期的风云激荡,“美育”的步伐从未中断。90余年来,中国美院积累了一批直接展示美育历程的绘画基础教学作品和文献,包括教师作品、课徒稿、学生作品、文献等,都是该校蜿蜒艺术道路上或深或浅的脚印。
“这些从根本上反映美术作品与时代关联的基础教学作品,相较于成熟的创作作品,很少有机会进行整体的独立展示,也没能充分发挥其美术史研究文本的价值。”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馆长余旭鸿说,为了重温现场、管窥历史、期许未来,中国美院美术馆在2019年新学期开学之日,策划推出了“艺路历历——中国美术学院藏绘画基础教学作品文献展(1928—1966)”。该展选取了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的相关绘画基础教学文本进行研究性展示,以回望创院先师的美育初心,践行当代美育的学术担当,对研究美术学院的教学历程,为中国美术学院“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照,具有积极意义。本次展览也是“2018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的9个入选项目之一。
展览分为三个板块。第一部分“拓荒(1928-1937)”主要展示中国美院创建到抗战爆发、西迁之前的作品和文献。该时期中国美院教学强调严格的基础训练;提倡到自然中写生,重视中西艺术融合;注意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和艺术个性。英国艺术史家苏利文概括国立艺专的教学特点是“不仅强调了学习西方艺术的技法,还强调了学术自由和自我表现,这成为艺专的指导原则”。这一板块中最早的一批作品是创作于1928年的学生素描作品,它们与学院同龄,至今已经有91年的历史。除此之外,周天初教师上世纪30年代的色彩学讲义手稿也首次公开亮相,尤其难能可贵。
第二部分“迁徙(1937-1949)”主要展示了中国美院西迁辗转办学至复课回杭州时期的作品和文献。这段时间连年战争,学校颠沛流离,师资更换频繁,体现在教学上表现为教学更趋风格多样;师生走出象牙之塔,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宣传抗日。但由于战争和迁徙,这段时间能保留下来的作品很少。现已98岁的校友唐献瑞精心保存了一批抗战时期的师生作品,其中部分作品、文献在此次展览中亮相,这也是它们首次回母校进行展示。
第三部分“前行(1949-1966)”主要展出新中国成立后至“**”前的作品和文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学院的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在新的文艺方针和政策指导下,中国美院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时期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师生们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和艺术观。教学上提倡深入生活,创作为重,历经了学习苏联教学模式、民族化等不同侧重的教学阶段。此次展览以多样且各具特色的绘画作品简明而概括地呈现了学院这一阶段教学的多元面貌,其中潘天寿、陆俨少、陆抑非、潘思同等诸位先生的课徒稿和写生作品非常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专门剪辑了罗工柳、吴冠中、乌密风、李浴、唐献瑞、苏天赐、肖峰、刘国辉、张立辰等校友回忆在校学习的视频,生动回顾了中国美院不同时期的办学历史。
藏品是美术馆的立身之本,中国美院美术馆依托于中国美术学院深厚的学术积淀,对藏品活化进行了具体实践和深入探索。尤其是2015年成为国家重点美术馆以来,在藏品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3年来,共入藏作品1091件,其中83%为捐赠作品,少量为征集作品。同时,对教学作品与文献的收藏也一直是中国美院美术馆关注的重要板块。如2016年,徐英培教授向美术馆捐赠了一批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其担任指导教师的版画教学单元的学生作业,共294件;同年,在“一个和八个:韩黎坤师生的素描工作展”结束后,邱志杰、曹晓阳、佟飙、于振平、应金飞、孔国桥等老师向美术馆捐赠了素描作品;2018年,张毓怡家属捐赠了张毓怡20世纪30年代在国立杭州艺专时期的作业24幅……这些入藏作品从上世纪30年代的学生作业到新近毕业的留校作品,不仅跨度时间长,而且涵盖各种美术体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开展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文本。
可以说,“艺路历历——中国美术学院藏绘画基础教学作品文献展(1928—1966)”在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系统梳理藏品与教学文献资料的同时,还基于学院背景展开深入研究,进一步追溯学院文脉传承,以直观的视觉方式立体呈现作品与文献的内在关联,凸显美术教育史研究的学术意义,无疑为丰富现当代美术教育史的学术研究做出了一种新的探索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