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在两宋所有的皇后当中,命运最为坎坷的一位,非元祐皇后孟氏莫属。孟氏是眉州防御使孟元的孙女,在宋哲宗祖母高太皇太后的钦点下,在元祐七年(1092年)被册立为皇后,彼时她只有20岁。孟氏端庄贤惠,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六宫之主,但在哲宗眼里,她只是祖母塞给他的妻子,而他最为宠爱的女人,还是“蛇蝎美人”刘贤妃。
孟皇后两度被废,两度复位,经历无比坎坷
所以等到高太皇太后过世后,刘贤妃为抢夺正宫之位,便百般诬陷孟皇后,最终以“旁惑邪言,阴挟媚道”的罪名,唆使哲宗废黜孟皇后,时在绍圣三年(1096年)。孟皇后被废后,居于瑶华宫,成了一名女道士。然而在4年后,宋哲宗驾崩,异母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此时,徽宗的嫡母向太后临朝听政,并重新册立孟氏为皇后,称号为元祐皇后。
然而,仅仅过了2年时间,由于“新党”(首领为奸相蔡京)重新得势,被视为“旧党余孽”(高太皇太后执政时起用“旧党”、打击“新党”)的孟皇后再次遭到清算,第二度被废黜。孟皇后第二度被废后,再度重返瑶华宫做女道士,并在孤寂的环境中生活了25年时光。然而也正因如此,使得她避免了一场饱受屈辱的北国之行。
“靖康之变”后,北宋皇室悉数被迁往北方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在将这座无比繁华的城市洗劫一空后,又把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押解北迁,同时被挟裹而去的,还包括所有的皇子(只有康王赵构逃脱)、公主及有位号的宫人。然而,幽居瑶华宫的孟皇后或因为被废的缘故,或因为年龄过大且被忽视的缘故,竟然没有出现在金国的花名册中当中,侥幸逃过一劫。
金兵撤出中原之前,胁迫宰相张邦昌称帝,并组建起对金国唯命是从的伪楚政权。然而张邦昌不想也不敢做叛国僭越之事,凡事都与金国虚与委蛇,并在金军主力悉数撤出中原后,便率领群臣将孟废后请出瑶华宫,恢复她的皇后封号,并请其垂帘听政。随即,孟皇后又在张邦昌的建议下,派人迎请赵构为帝,是为宋高宗。
张邦昌请孟皇后垂帘,并迎奉赵构为帝
宋高宗即位后,孟皇后撤帘归政,并被尊为元佑太后。不久,因为“元”字触犯了太后祖父的名讳,所以高宗又为其改尊号为隆祐太后。此后,孟太后身居后宫颐养天年,不再参与政事,直到两年后发生“苗刘兵变”,才再一次将她推上风口浪尖之上。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再度南下,宋高宗从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一路狂奔到杭州,结果在此地遭遇扈从统制苗傅、威州刺史刘正彦发动的政变。在兵变中,苗傅、刘正彦不仅杀死高宗宠信的枢密使王渊、大宦官康履,还胁迫他传位于2岁的皇子赵旉。高宗无奈接受对方的请求,退位自称太上皇,并敦请孟太后垂帘听政,这便是史上著名的“苗刘兵变”。
“苗刘兵变”中,孟太后一度再次垂帘
外有金兵入侵,内有“苗刘兵变”,值此国家危亡之际,孟太后被迫再度走上前台,用自己的力量去挽救帝国。好在有贤相朱胜非为之谋划,孟太后在与苗、刘二人虚与委蛇的同时,暗中派遣韩世忠的夫人、儿子去秀州,通知他迅即率兵勤王。韩世忠得令后,便联合大将张浚、张俊、吕颐浩等人进军杭州,很快便平息内乱。
“苗刘兵变”失败后,宋高宗复辟帝位,孟太后再度撤帘归政,时在同年四月初。此后4年间,虽然国内再未出现叛乱,但金兵的攻势却并未减弱,迫使孟太后一直在浙江、江西一带逃难,吃了不少的苦头,直到韩世忠在黄天荡大败金军,才使得局势趋于稳定。不久,宋高宗派人将孟太后迎回临安。
孟太后回到临安后,宋高宗对她十分的孝敬,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生怕慢待了自己的伯母。只可惜经过长年的奔波,饱受惊吓的孟太后健康严重受损,自从回到临安后,便时常感到头晕目眩、手脚发麻,没多久便撒手人寰,时在绍兴元年(1131年),终年58岁。孟太后去世后,葬于会稽县上皇村,谥号为昭慈献烈皇后,两年后又改谥为昭慈圣献皇后。
宋高宗能坐稳皇位,孟太后功不可没
纵观孟太后的一生,三度被册立为皇后,两度被废,在被命运眷顾的同时,又屡屡被命运踩在脚底,其境遇之坎坷,在历史上鲜有其他皇后能及。不仅如此,在国家危亡之际,这位年已半百的老妇人又两度垂帘听政,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来挽狂澜于既倒,延续宋王朝的国祚,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史料来源:《宋史》、《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