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庾熙在其撰写的《西湖赋》中,说到惠州西湖人文鼎盛时曰:“人因地杰,地以人灵。湖以文忠(苏轼)、文惠(陈尧佐)显,又以留正、张宋卿卜筑水帘而湖胜;薛侃讲学丰山而湖兴,濂溪(周敦颐)、文山(文天祥)、新建(王守仁)立祠于东岳庙而湖盛;子中(王度)龙塘(叶梦熊)复所(杨起元)奋迹惠阳而湖荣。”其中说到“卜筑水帘”的留正,就是南宋大名鼎鼎的三朝丞相。留正祖籍虽非惠州,但出生于惠州,并且是惠州人的女婿,还以归善县籍考中进士。故明代博罗人韩鸣鸾在《罗浮志略》中有一段精辟的言论:“夫留公生于斯,长于斯,应举于斯,从祀于斯,是土著也!”
留正,字仲至,原籍福建泉州,宋清远军节度使留从效远孙。据明嘉靖年间郑维新撰《惠大记》记载:留正父亲早年“侨寓归善之下郭而正生”,少年时与博罗张宋卿读书罗浮水濂洞,后娶归善人徐敦实女儿为妻。据《惠州府志》记述,留正成为惠州人女婿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徐敦实梦中庭有元龙泳水,明日正谒,因苦疥,掬水以盥。实见之,不殊作梦,延正训子弟,以第三女妻之。”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留正中进士,授南恩州阳江尉(今广东阳江);乾道年间知循州(今广东龙川);淳熙十六年(1189),宋孝宗退位前擢其为右丞相,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而任职时间主要在光宗朝。
据《宋史·留正传》称,留正任职丞相期间,“谨法度,惜名器,毫发不可干以私”。宋孝宗也赞留正曰:“真宰相也!”不过,就留正本人而言,当这三朝丞相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三起三落:先是耻与姜特立共事,反对其任左丞相而冲犯宋光宗,待罪六和塔;其次是为了调和宋孝宗和宋光宗父子之间矛盾,被宋光宗逐出宫门,待罪浙江亭;嗣后在光宗太子继位问题与左丞相赵汝愚等意见不合,怕卷入政治旋涡而离宫出走;最后为遏制佞臣韩侂胄弄权,被列入“伪学奸党”名单而罢相,通判杭州。直到庆元六年临安大火,宋宁宗下罪己诏,留正才得以恢复官职,次年封魏国公兼观文殿大学士。开禧二年(1206)七月,留正病逝,终年七十八岁。
留正自绍兴三十年(1160)中进士后举家离开惠州,其岳父徐敦实逝世后曾返惠州拜祭他。据《惠州府志》记述:“留登进士,敦实葬外水;正展拜,大风吹墓松如答拜,俗称答拜松。”说的是当年留正回惠州扫墓,往墓前脱帽行礼下跪时,天色陡然大变,阴云四合,狂飙顿作,雷鸣电闪,墓边松树尽吹得俯伏于地,好像对留正答拜一样,人们大为惊奇。故当时传下一首童谣曰:“留太师,脱冠带;扫徐坟,树答拜。”《府志》中所说的“外水”和“答拜松”,均在惠城西北梅湖村。留正逝世后遗下三个儿子,曰:恭、丙、端,皆为尚书郎。其中长子恭,字伯礼,号惠爱,寓意爱惠州也;其孙元均,通判惠州;元长,居罗浮,与白玉蟾同师陈泥丸,自号“紫元”。
张宋卿,字恭父,博罗人。由于早年受罗从彦罗浮讲学的影响,故少年好学。他与友人借书,一阅成诵。留正游学惠州时,张宋卿与留正成为很好的学友,时而结伴读书罗浮,时而一起隐居湖上。据明吴高《惠州修路记》曰:“交衢之东曰‘名儒’,以省元张宋卿书堂在焉;交衢西北曰‘元辅’,以丞相留正第宅在焉。”吴高所说的“交衢”,就是今商业步行街以东的十字路口。也就是说,张宋卿的读书堂在今中山东路新华书店附近,留正第宅在今步行街中山西路原工商行附近。张宋卿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中进士,并以“春秋魁为天下第一”,任校书郎,时朝中大臣胡铨、张浚很看重他。后为广东肇庆太守,卒于官,享年四十二岁。
留正、张宋卿的事例,进一步说明罗从彦罗浮讲学影响之大,以及宋代惠州儒家文化教育的兴旺。特别是罗从彦在罗浮讲学时,要求学生熟读其《议论要语》中的政治要点,致使留正、张宋卿这些后学之人当上丞相、太守后,能按《议论要语》的要求施展其治国的才华。值得一提的是,在绍兴十五年(1145),南宋经学大师、被誉为“宇宙中第一辈”的太学博士陈鹏飞贬居惠州。据明代朱熹所著的《朱子全书》卷六十二:“陈(鹏飞)遂忤太上意,安置惠州,张宋卿于彼从之。”陈鹏飞3年后卒于惠州,留正照顾其子嗣甚周详,后人推测张宋卿、留正皆师从陈鹏飞。陈鹏飞卒后,张宋卿、留正回到惠州西湖(一说罗浮山)水帘洞潜心讲学。他所讲学的地方,被后人称为“张留书院”。
作者:何志成 吴定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