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里面,有这样一位人物:他藏身少林寺藏经阁数十年无人知晓,精通少林72绝技,佛法高深,武功修为深不可测,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便称呼他为“扫地憎”。在中国核物理界,也有这样一位“扫地憎”,他一生教出了8位“两弹一星”功勋,而他本人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赵忠尧
01
赵忠尧,1902年出生于浙江诸暨,父亲早年当过私塾先生,后以行医为生。赵忠尧的父亲对当时中国的落后感到非常痛心,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就将满腔希望都寄托于自己的儿子身上,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救国图强。
江浙之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出现过很多的人才,而赵忠尧则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
叶企孙
1920年,赵忠尧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创办最早的四所高等师范学校之一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扩建为东南大学),中国近代物理学鼎鼎有名的奠基人叶企孙先生当时也在这里教学。在校表现杰出的赵忠尧很快得到了叶企孙的赏识,1924年,毕业后的赵忠尧被叶企孙留下担任自己的助教。
1925年夏天,赵忠尧又跟随随叶企孙前往清华大学,第二年,清华大学成立物理系,叶企孙担任系主任,赵忠尧教学实验课。在那个年代,担任教员的赵忠尧可谓是衣食无忧,但是他却为国家科技的落后感到忧虑,毅然决定出国留学。
02
1927年夏天,为了能早一点出国,25岁的赵忠尧竟然自费前往美国并考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部。既聪明又用功的赵忠尧深受导师密立根教授青睐,他精心地为赵忠尧选择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博士研究课题。然而,就在很多学生对他羡慕不已的时候,赵忠尧却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他觉得这个课题太简单了。
他对老师说:“我远渡重洋来美国求学,就是为了能多学一些科学技术好回国报效祖国,能否快速取得学位,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想换个难一点的,能学到更多本领的题目”
密立根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在一脸懵逼的同时也对这个学生再次刮目相看,最后竟然同意了给他换了个更难的题目。
1930年,赵忠尧的博士论文一经发表便震惊了当时的物理界,28岁的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这一巨大的成就也奠定了他在世界物理学界的地位。
03
1年后,赵忠尧来到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访问,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卢瑟福被他的勤奋好学打动,临走前,他特意将50毫克放射性镭赠送给赵忠尧作为礼物。
卢瑟福
1937年,日军侵华,清华大学也难逃劫难。为了保护那50毫克镭,赵忠尧打扮成穷苦百姓模样,把装有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中,随着逃难人群去长沙,一路上白天休息晚上行走,只挑人迹罕至的小路走,历时一个对月,步行1400多公里,历尽千辛万苦的赵忠尧终于安全地将这50毫克镭送到了长沙。
西南联大
这50毫克镭后来又被带到西南联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04
1946年6月30日,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小岛试爆原子弹,赵忠尧受邀以观察员的身份观摩,赵忠尧被那巨大的蘑菇云深深震撼。
从此,赵忠尧开始辗转于美国顶尖的核物理实验室,刻苦学习核试验的关键——加速器的技术。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吃咸菜面包,省吃俭用购买器件。
原子弹爆炸
1950年8月,赵忠尧把这些核心器件分别装入30多个箱子中,和钱学森等100多名留美学者登上回家的轮船。可是到了日本横滨时,美国士兵却抓走了赵忠尧,因为他们发现这个中国青年可能抵得上不止5个师了。
1950年11月,在国际舆论压力和总理的帮助下,赵忠尧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后的赵忠尧开创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课程和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物理事业的人才。
05
1998年5月28日,这位为祖国耗尽一生心血的大师走完了一生,享年96岁。
赵忠尧这一生都在做奠基性的事业,因此未能入选“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可是,他却教出了包括王淦昌、彭桓武、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程开甲、唐孝威在内的8位“两弹一星”功勋,诺贝尔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也曾师从赵忠尧。
杨振宁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永远是强国的基础,人才永远是最稀缺的资源。赵老这样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和财富,才是青年学生一生应该敬仰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