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之战,我们都非常清楚,它是蒙古大军唯一没有攻下来的城池,并改变了世界历史。如果蒙哥不在钓鱼城下身亡,西亚的旭烈兀就可以毫无顾忌的挥师西进,也就没有现在的欧洲了。蒙哥死后,虽然忽必烈胜出,但各个汗国尊奉蒙古大汗为宗主的时代结束,蒙古帝国就此分崩离析,并走向下坡之路。
当然我们这里主要还谈的是一个叫余玠的人,他的成名之战是在1239年,突然间率兵启动,出两淮入河南,在敌占区穿插自如,奇袭开封城,一把火把蒙古军的造船厂烧成一片白地。做完了这些他仍然觉得自己委屈,顺势又威逼归德府,等蒙古军终于反应过来,向归德府集结时,他突然转向,猛攻宿州。面对强悍如斯的蒙古大军,宿州竟然被他攻破了。
这之后,余玠才全军南归,安然回到南宋境内。这番壮举,是南宋几十年以来所未见的,一时间他声名远播,广为传颂。宋理宗赵昀亲自接见他,据说仔细观察他很长时间,决定把蜀川交给他。
1243年余玠入蜀,可以说余玠是个划时代的人物,他对蜀川的理解,超出了当时所有人。因为他发现了蜀中和全亚洲地区的一个大差异。在整个东亚,甚至欧洲,蜀川都是极特殊的一块区域。他所建立的防御体系,哪怕是在八百年之后,也可以让日军难越雷池一步。
蜀中,是盆地,也是山地。
蒙古军横扫世界,不外乎战马、弓箭、投石器这三样武器。它们足以毁灭军队和城市,却没法征服高山和大河。
高山、大河,正是四川所拥有的。具体到蜀川,就是高山。此前蒙古军攻破蜀口,肆虐两川,记录显示的全是成都被攻破,开州被攻破,重庆被威胁,等等平地之上,蒙古铁骑势不可挡,这就是问题所在。
和平岁月中,没人愿放弃平原去山上居住,导致蜀川的山地还处在原始状态,余玠要把它们利用起来。为此,余玠把治蜀的任务分成了两步走。聚拢人才,山城联防。
蜀川多豪杰,只要用心,自古不缺。余玠精心搜寻,得到了王坚、张钰、张实、冉琎、冉璞等人。前三者在日后大放光彩,成为南宋战将群落里的璀璨明星,支撑着汉族与蒙古军死战到底。后面的冉氏兄弟更具有决定性。没有他们,就没有蜀川。
冉氏兄弟帮助余玠完成了蜀川中独特的钓鱼城山城防御体系。钓鱼城石壁陡峭,山势耸立,相对高度达300余米,山下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水环绕,南、北、西三个方位临水,只有东面可以登临。
山水之利,足以固险;山水之便,可以通达蜀川各地。如此雄关,地处如此要害,正是上天赐予蜀川的天然要塞。
可是当时却没几个人赞同,传统思维是人类的共性,千古以来只有极少数的人杰才能破除之。余玠想在原有的钓鱼寨上扩建钓鱼城,上下一片哗然,觉得新来的长官真是不着调。放着现成的城池不加固,跑山顶上去喝冷风。余玠力排众议:“城成则蜀赖以安,如果不成,我一个人独自上钓鱼城,就是不用你们跟着。”
钓鱼城城墙高数丈,用石块垒成,全城开八个城门,分别有外郭、皇城内城三道防线。南北各构筑一条一字城与嘉陵江相连,以便补给,同时能阻挡敌军城外运动,还可以与外城形成立体攻防。
钓鱼城的成功带起了周边一系列山城的兴建,其中新建八城与嘉陵江、涪江和渠江合称“三江八柱”。
三江八柱是蜀川的防御核心,以此为基础,南宋先后在岷江、沱江、长江、通江、南江、巴河等流域建百座山城。今可考地址的共44处,绝大部分是余治蜀时所建。这些山城一般选择在不是很高的山崖上,但崖势一定要陡峭,这可以大大减弱蒙古骑兵的冲锋力量。同时依江傍水,既能借水利增山势,也能发挥南宋水军的优势与外界取得联系。后来民国时期,红军在“八柱”之一的运山城,以500人大破敌方4000人,打得游刃有余。
山顶上一般有几十亩,或几百亩的土地,可以种田、伐木、捕猎,还必须要有泉眼。以上足备之后,山城可以自成体系,不必外界给养,就能长期生存。钓鱼城城周10余里,而平原地带的重镇襄阳,重建之后也不过才周长9里。钓鱼城自此成为中国不破之名城,可惜的是余玠在城池建成以后不久,自己受奸臣陷害,抱撼而终,而他的抱负和名声,也被史学家们一笔轻轻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