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个有能力的皇帝,也是一个细心的父亲,他培养的孩子都很有能力,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九龙夺嫡。很多皇子都陨落在夺嫡当中,连三阿哥胤祉这个丝毫没有夺嫡之心的人,最后也落得个圈禁之死。三阿哥是个学者型的人物,对皇位没有丝毫的想法。这个对雍正没有威胁的人,最后落得那样悲惨的下场,是因为他和胤礽交好。胤礽是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的儿子,极得康熙的宠爱,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两立两废。在胤礽复立太子的时候,胤祉起了很大作用。胤祉的生母是荣妃马佳氏,并不是皇上宠爱的妃子,连带着胤祉也很少得到康熙注意。胤祉在对自己的定位方面,还是考虑的很周到的,他知道自己不善政治斗争,于是就醉心学问。
他在文学和书法方面下有苦工,再加上自己的天分,因此成就很大。胤祉不但学术了得,在骑马箭术方面也很突出。胤祉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文武双全的名声,康熙也把这个低调的儿子放在了心上。知道自己的儿子还喜欢研究科学,于是康熙就让西洋传教士给儿子上科学课。这个时候的胤祉生活还很平静,不去为了皇位算计,每天做学问。他的命运转折点,出现在好兄弟胤礽被废的时候。胤祉是个情商不高的人,身边没有提点的人,有时候容易做错事。在他被封为诚郡王不久之后,胤祥的母妃去世。按照清朝的规矩,长辈去世之后的百天里,晚辈是不能剃头的,不然视为对长辈的不敬。
但是胤祉却忘了这样的规矩,在敏妃百日丧未过的时候剃了头。康熙知道后,大为恼火,不但降罪胤祉府里的人,胤祉也从郡王降为贝勒。胤祉触怒了皇上,其他皇子并没有安慰兄弟,而是落井下石。胤礽觉得其他皇子是借机嘲讽自己,于是仗着太子的身份对他们斥责。就这样胤祉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惹来了其他皇子的怨恨。后来胤礽被废,其他皇子借机上书,说胤祉是太子同党,应当治罪。只是康熙对自己的三儿子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知道他本性纯善,做不来争位的大事。胤祉虽与太子私交甚好,但这次的废太子风波并没有涉及到他。相反,他因为发现大阿哥胤褆魇镇胤礽的事,而得到了奖赏。
胤祉向皇上上书,说胤礽此前所作种种,可能就是因为魇镇的关系,和他本人无关。本来就对太子宽厚的康熙,也觉得事实如此,于是就宽恕了胤礽,复立太子。胤祉因举报有功,被重新封王。不过胤礽对康熙父子之情已淡薄,后来还是再次被废。康熙为了保全胤祉,避免让他卷入太子案,于是让他带领官员,编撰书籍。康熙为儿子谋的去处是好的,即可醉心学问,又可避免纷争。在后来的几年,胤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编成了在清朝有百科全书之称的《古今图书集成》,还有一本《律历渊源》。这两部书的成就足以让胤祉被历史记录下来。
只可惜编书的这段时间,成了胤祉最后的好时光,康熙去世之后,他没有了庇护之人。一皇子胤祉从未参与夺嫡之争,为何仍被雍正帝圈禁至死?因为和前太子交好的关系,被雍正记恨。为了泄恨,雍正继位之后,让胤祉去看守皇陵。这对于一个皇子来说,就相当于被排挤在宗室圈子之外了。胤祉认为自己并无错处,受到如此对待肯定心生不满。处于知识分子的习惯,胤祉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了出来。不巧被雍正派出的监视之人发现,雍正因此把胤祉和其儿子都监禁起来。最终这个最无欲无求的皇子,因为被连累而死于高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