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了六国,39岁时一人权掌天下。于是他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这么大的威仪要怎么表达出来呢?以前的都不好用,要重新定规矩。
首先从自己的名号开始吧。先秦各国的国君,强一点的都称王,也有称帝的,但极少。比如秦昭王曾称西帝。可嬴政绝对这些都不够威风,于是命令大臣们去想个新的称呼。
按照李斯的意见,古时候有三皇五帝,其中三皇比五帝尊贵,而三皇指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又最尊贵。所以你干脆叫泰皇吧。嬴政一琢磨还是不满意。他倒不是派比得太高了折寿,相反,他觉得三皇五帝也不如他。所以最后还是他自己拿主意,取三皇的皇和五帝的帝,合称皇帝。
忙完了别人称呼自己,该忙自称了。自己管自己叫什么呢?统一之前,各国国君“孤”、“寡人”、“朕”等等,都可以叫。但李斯提了个建议,把朕这个字作为皇帝的自称,别人不能这么用。嬴政欣然采纳。
所以朕这个字,在先秦,老百姓是不用的,但对于贵族阶层来说,除了国君能用,就是一般的贵族,只要高兴也能称朕。但从嬴政这开始,只有皇帝能用了,这规矩一定就是两千多年。
第三件事他看着谥号不爽。谥号这东西从西周时候就有了,几百年传下来,到他这出毛病了。说:有了谥号,臣子可以借机议论国君,儿子可以借机评价老子。这不是好东西,废了。我是始皇帝,后面是二世三世,直到千世万世,要什么谥号。所以秦朝的帝王都是没有谥号的,要到汉朝才慢慢恢复。
第四个最恨人,祸害国人两千多年,这就是“避讳”。起先只是皇帝的名字要避讳,但也挺严格,甚至连音同字不同也不行。比如好好的正月,就犯了嬴政的政,所以改成了端月。而且,如果你写公文或其他什么,需要写到“皇帝”一类的字眼,那就需要重起一行,还必须顶格写,以示恭敬。估计他原想这也差不多了,却不料后世帝王一看,这个好。于是范围越来越大,不但皇帝名字要避讳,皇帝的爸爸、爷爷的名字也要避讳。后来儒家兴盛,孔子孟子这等“圣贤”的名字也要避讳,做儿子的对自己父亲和祖父的名字也不能随意提起,统统地要避讳。
事实上在封建社会中,这规矩真害了不少人。碰到好皇帝,找人帮你把犯忌讳的字贴上就算了,碰到较真的,下狱砍头都有可能。
秦始皇还给自己刻了一方大印。用的是著名的和氏璧,方四寸,雕五龙。上面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估计秦始皇是给自己子孙留着的,所以没刻名字。所以这就成了后世拼命争抢,得之可号令天下的传国玉玺。
不过在秦始皇折腾的这些事儿中,有一件我是经常误会他。就是他将平民百姓的“民”改称为“黔首”。每次看到这个词都觉得他是在贬低甚至侮辱平民。但后来查了一下,好像是我搞反了。
秦朝时秦始皇迷信五德之说。他相信秦是“水德”,所以尚黑。而黔首的黔字就是黑的意思,所以称平民为黔首,是有地位提升的意思,而非降低。
各位有没有原本跟我感觉一样的?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