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要废后,宰相“皇后失礼”,范仲淹“不废,家丑不可外扬”,大臣不同意,皇帝伸出脖子“看看她给我挠的”!
自古帝王家婚事,都是身不由己。汉初,吕后为了巩固皇权,把自己的亲外孙女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汉惠帝。汉惠帝终其一生也没有碰自己的亲外甥女,也没有因为不喜欢而废后。张皇后死后还是处女,被民间奉为“花神”。汉武帝金屋藏娇,娶了陈阿娇,把自己推上了王位。陈阿娇仗着窦太后撑腰,蛮横跋扈,太后死后,武帝找个理由就废了陈皇后,大臣们不敢有异议。
被称为历史上最仁政的皇帝,宋仁宗赵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作为一个皇帝,不喜欢的人,偏偏被太后立为皇后。太后死后,他想废后,大臣们都不同意,费劲周折。作为一个皇帝,连这点事的话语权都没有,真是窝囊透了。
宋仁宗刚即位时,是皇太后刘氏辅政。这个皇太后不是仁宗的亲妈,干预赵祯婚事。把仁宗喜欢张氏许配给了别人。不经过仁宗同意,把郭氏立了皇后。木已成舟,仁宗也是没办法,只好忍声吞气接受了事实。太后去世后,郭氏失去了靠山,脾气并没有收敛,不懂忍让。自己没生育子女,还处处与嫔妃争风吃醋。
此时,宋仁宗宠幸尚氏和杨氏。她俩知道仁宗不喜欢郭氏,背后总是吹耳边风说郭氏不是。恰巧一天尚美人在皇帝面前讽刺郭皇后。郭氏听到后,上去伸手就抓挠尚氏,仁宗赶紧去拉架。不巧,郭氏一把抓到了仁宗的脖子,挠出两道深深的血印。仁宗顿时感到脖子上火辣辣的疼,他虽然生气,后果不严重,文人出身脾气好,忍痛没有发作,领着尚氏走了。
这事还没算完,这么好的机会,后宫嫔妃们怎能放过。在宫女们的风言风语下,很快就传遍了后宫。尚美人不断在仁宗耳边煽情,仁宗起初不以为意,毕竟是夫妻之间吵架。宦官阎文应不怕事大,也在煽情说“普通平常百姓家,妻子都不能欺负丈夫,何况你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这怎么能行”。仁宗闷不做声,阎文应又指着仁宗的脖子说“你脖子血道很深,应该让朝政看看怎么处理?”皇帝被不断煽情,越想越激动,愤然下令让宰相吕夷简前来验伤。
吕夷简跟郭后之前有过节。刘太后死后,仁宗想要清除一些太后党羽,更好地推行自己的仁政,唯独深受太后的吕夷简没有被清除。郭皇后知道这事后,对仁宗吹了耳边风。皇后说吕夷简“一贯奸猾,善于应变,当初也是依附太后上位的”,仁宗听后,觉得有道理。随后就罢了吕夷简宰相职务。郭后就这样把吕夷简给得罪了。适逢仁宗的生母李宸妃去世后,吕夷简进谏使其以皇后的礼仪下葬。对此,仁宗非常感激吕夷简,于是又把他官复原职提为宰相,并且对其信任有加。
此时,吕夷简公报私仇的机会来了。他验完伤后,对仁宗说,“皇后失礼,不足以母仪天下,应废后”。听说要废后,仁宗谨慎起来,废后乃是国家大事,必须拿到朝廷上去议。吕夷简又煽动仁宗说“东汉光武帝的郭皇后,就是因为顶了几句嘴而被废,何况皇后打伤了你”。旁边阎文应附和道“郭皇后在宫中九年,却没有生出一子女,应该废去”。
废后之事,刚传出来,谏官范仲淹就面见了皇帝,说“皇后不可废,早平息此议论,家丑不可外传”。范仲淹的脾气大家都知道,口才一流谁也不是对手。宦官让仁宗把脖子上的伤痕给大臣看“你看挠得这么严重”。大臣们和范仲淹看了后,见劝说不行,无奈退去。
过了几天,废后之事传到朝廷上,出现了废后和保后两派,意见严重分化。范仲淹又联合御史孔道辅,孙祖德等十多名重臣联名上奏皇帝不要废后。宰相吕夷简早就料到大臣们会上奏,把这些奏折纷纷扣下,传递不到皇帝那里。宋仁宗也早有准备,抢先在大臣发难前,就下了废后诏书,理由是“无子嗣,自愿废后修道”。
范仲淹数次率领大臣进谏“后无过,不宜废后”,无奈见不到皇帝。他和孔道辅等大臣,见到奏章无法传到皇帝手中,这就纠结大臣们把皇帝寝宫门口给堵住了。大臣们跪到门口要求见仁宗,守卫大门的内使在吕夷简的授意下,坚决不予开门。孔道辅急得直叩宫门的铜环,大喊“废后是危及圣德的大事,为何不听我们谏官的意见”。在大臣们群声附和下,内使生怕把事弄大了,急忙跑去汇报。不久,内使传话,宰相吕夷简在中书政事堂接见大臣。
见到宰相后,孔道辅首先发问“皇帝皇后就是大臣们的父母,父母吵架,子女可以劝和,怎能只要父亲,不要母亲呢?”宰相争辩道“废后之势,古来就有之,也不是本朝首创,汉代,唐代都有许多皇后失德被废的事”。孔道辅怒斥“你怎么不引导皇帝学尧舜这样的圣贤呢?偏偏那汉唐那些失德的事作为标准”。说着说着,大臣们一哄而上,差点要揍他,宰相招架不住,让他们去面见陛下。
这些大臣不依不饶,准备再召集文武百官,在朝廷上与宰相争议。气急了的宋仁宗,当即下了一道圣旨“孔道辅,范仲淹这些朝廷大臣,冒昧径行,有失体统”,当天就将孔道辅,范仲淹贬谪出京,眼不见而心不烦。
最后,郭皇后被以“无子愿入道观,封为净妃,居养长宁宫”。废后的事,就这样告一段落,宋仁宗总算达到了目的。这是宋朝第一起废后之事,就发生在宽厚仁慈的宋仁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