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晚年中了风毒,风毒指与所居处潮湿低下有关的致病因素。唐宣宗早年受到唐武宗迫害,曾以游方僧人的身份流浪江湖,风餐露宿,生活条件恶劣,估计晚年的此病与他早年经历坎坷有关系。于是下诏去罗浮山请一位轩辕先生前来治病。他说:我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汉武帝,我不信那些长生不老之术,我就是想见见轩辕先生,说句话,没有别的意思。我没有再活五百年的痴心妄想。轩辕到了京师,唐宣宗问他,你能活这么大岁数有啥秘诀吗。轩辕先生说,不好色,不贪吃,没有高兴悲伤,喜欢施舍于人,这样就能长寿。
临行唐宣宗说,先生你再住上一年,我在罗浮山给你建造一座道馆,让你好好修炼。但是轩辕先生不留,坚决要走。唐宣宗就问,那您说国家会有灾难吗。我的江山还能坐多少年?轩辕先生提笔写了四十二字,但是十字却上挑。原来是十四年。
唐宣宗是一位勤俭节约的好皇帝,由于少年多历磨难,所以能够感悟到民间疾苦。宫女生了病,自己掏钱给宫女买补品吃,还不让她外传。工作勤奋刻苦,即使身边的侍卫人员,也没有见过他懒惰懈怠的时候。
唐宣宗这位被史家誉为“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的“小太宗”,却在晚期的宫庭生活与册立储君的问题上留下了人生最大的遗憾。
唐宣宗在位时,越地官员送来一支女乐队,其中一名女子姿色冠代。唐宣宗初见此女,甚是欢喜,一时间缠绵缱绻,宠爱异常,赏赐无数。没过多久,唐宣宗突然变脸,一杯毒酒把她送上了黄泉路。大概是因为事件太小,或涉及宫闱秘事,史官们没有载入正史,而不少笔记、札录却当作花边新闻记了下来。事实上,唐宣宗是一个非常贪色荒淫的皇帝,这一点从他终生不立皇后、恣意宠幸后宫方面就略见一斑。另外,从唐宣宗生有23个子女,而后人除了知晓其继任者李漼和爱女万寿公主为晁美人所出外,竟不知其他儿女生母是谁的史实来看,唐宣宗在私生活方面确实很乱。自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起,李忱因为食用太医李元伯所献的仙丹(长年药)中毒,“病渴且中燥”,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一连一个多月都不能上朝。到了八月,病入膏肓的李忱驾崩,享年五十岁。
唐宣宗共有十二个儿子,他在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登上皇位后,便封长子李温为郓王、二子李渼为雍王(大中六年薨,追册为靖怀太子)、三子李泾为雅王、四子李滋为夔王、五子李沂为庆王。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十月,户部魏侍郎进言:“如今天下无事,惟有未立储君,是臣下最为忧心的大事。”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起来,群臣也都很看重立储这件事,可英明的唐宣宗却未置可否。原来,因为唐宣宗不愿意立皇后,所以太子也就一直未进行册立。又因为他素来不喜欢长子李温(其他儿子都住在宫中,只有李温住在宫外的十六王宅),因此他也没有立李温为太子的打算。他喜欢的是四子夔王李滋,因为李滋的性格和他类似,故而想立李滋为储君。但又担心废长立小,乱了次序,会遭到群臣的反对,也会造成兄弟反目。这让他十分纠结,因而东宫久未建立。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八月,唐宣宗弥留之际,密嘱内枢密使(宦官)王归长、马公儒及宣徽南院使王居方,一定要立夔王李滋为太子。这三人与右军中尉(宦官领禁军)王茂玄都是宣宗皇帝平日所器重的,唯有左军中尉王宗实不和他们一条心,王归长派人向王宗实宣读假造调左军中尉为淮南监军的圣旨。正当王归长、马公儒及王居方三人正在寝殿安排后事,准备拥立夔王李滋继承皇位时,王宗实带着禁军闯入,喝道:“皇弥留之际,哪里来的这道圣旨?显然是你们在搞鬼。你们自己考虑清楚,假传圣旨,该当何罪?”王归长等遽然看见王宗实闯进寝殿时,现已惧怕了三分,又被他一顿喝斥,揭穿矫诏隐情,越发觉得心虚畏罪,其时便吓得面色苍白。三人齐齐跪在地上,捧着王宗实的脚,恳求饶命。王宗实假意道:“立嫡以长,古今使然。汝等既已知罪,速即动身,往迎新皇,以便稍图自赎。”
王宗实派宣徽北院使齐元简去迎接居住在十六王宅的李温,不到一时,李温已到,至御榻前大哭一场。王宗实随即召人拟诏,立郓王李温为皇太子,权勾当军国政事,并更名为李漼。次日,唐宣宗大殓,灵柩停在寝殿中,皇太子李漼柩前即位,是为唐懿宗。李漼皇帝随即召见百官,封令狐绹为代理宰相。才过不久,又下一道圣旨,捉拿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三人归案,当日处斩,罪名为伪造圣旨。唐懿宗即位后,追尊生母晁昭容为元昭皇太后。封王宗实为骠骑上将军。原被唐宣宗压制的宦官气焰,因拥立之功,重又嚣张起来。
有历史学者在评论唐宣宗立储纠结的后果时,是这样说的:“以立储之大经,不先决定,及驾崩以后,竟为宦竖握权,视神器为垄断之物,英明者果若是乎?……无感乎唐室之天下,与阉人共为存亡也。”正是唐宣宗在立储问题上的反复纠结与再三犹豫,才给宦官重新掌权提供了机会,也才使他身后会留下无数的隐患与无穷的遗憾。这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