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都是骗人的,原来历史上的包拯是这样的?
历史上有很多清官,如果论知名度,没有一个能比得过包拯。这大概归咎于各种文学作品,评书,影视等影响。无论是小说《三侠五义》,还是《包青天》系列电视剧,对包拯这一形象做了正面积极地刻画,使得包青天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形象深入人心。
那么,历史上的包拯和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有哪些出入呢?胡适先生在《三侠五义》序中写道:“历史上有许多有福之人。一个是黄帝,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包龙图。包龙图——包拯——也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古来有许多精巧的折狱故事,或载在史书,或流传民间,一般人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这些故事遂容易堆在一两个人身上。在这些侦探式的清官之中,民间的传说不知怎样选出了宋朝的包拯来做一个箭垛,把许多折狱的奇案都射在他身上。包龙图遂成了中国的歇洛克·福尔摩斯”。胡适先生的观点是包拯本没有这么多断案经历,而是后人强加给他的。至于胡适先生言论是否正确暂时不提。
影视剧中,包拯面如黑炭,额头有一个弯弯的月牙,这是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形象,无论评书和民间流传的故事中,均是带月牙的黑脸包公。但是从流传的画像来看,包拯和常人无疑,既不是黑脸,也没有弯月亮。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黑脸和月牙,可能是作者想要包公与众不同吧。
戏剧中对包公的设定是从小父母双亡,有哥嫂抚养成人。但是有关史料记载,他只有两个哥哥,但都英年早逝,既没有嫂子,也没有侄子可大义灭亲。
那么,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三口铡刀都是真的吗?御猫展昭和公孙策都真实存在吗?答案让人伤心,这些都是虚构的,是小说情节的需要,原来故事里都是骗人的。
还有传闻说包拯是文曲星下凡,一般能称得上文曲星的都是大文豪级别的,比如唐朝诗仙李白,宋朝的苏东坡等。如果包拯文学水平很高,一定会有相关作品流传下来,但是一点也没有。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和包拯是同一时期的人,他对包拯的评价应该更接近历史真相。在欧阳修的眼里“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大致意思是说,包拯性格刚正不阿,只是文学水平不高,朝廷的很多事情有的不是很擅长;年轻的时候,在乡里很有名气,晚年也有很高的名节,对朝廷有很大的贡献。其中既有表扬,也有批评可谓中肯。所以包拯在文学大家欧阳修的眼里,文采一般,也并没有很高的评价。
同时代还有司马光,就是那个小时候砸缸救人的,他的评价应该也接近事实真相。“拯为长吏,僚佐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然其所言若中于理,亦幡然从之。刚而不愎,此人所难也”,大致意思,当官时,包拯喜欢当面指出别人错误,还不留情面,但是性格刚直,这是很难得”,评价还算中肯,既没有鼓吹,也没有恶意诋毁。
皇帝赵祯对包拯也有评价:“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阴幸也”,大致意思是说包拯大公无私,不会邀功。在包公死后,皇帝很是悲伤,还亲自参加追悼会,朝廷放了一天假,举国哀悼,这是很高的待遇了。
而影视剧中包公断案如神的桥段,也大多是虚构的,比如《铡美案》故事背景原本在清朝,和宋朝的包公没有任何关系,好事者把他们牵扯到了一起,令人无语。
总之,包公是公正廉洁的,也是刚正不阿的清官,但是并没有影视剧中的那么夸张。毕竟小说和历史是有区别的。(文/天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