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前往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就国,并听从张良建议,一把火烧掉了通往关中的栈道,以向项羽表示,我刘邦绝没有西向与你争天下的想法。
刘邦的目的达到了,不但项羽相信他不会反,就连他手下的将士们也都相信,刘邦打算在汉中长期的当土霸王了。
刘邦手下的士卒,大多是关东人,而且很大一部分来自江淮平原,初次来到崇山峻岭的汉中,不免产生陌生恐惧之情绪。这汉中,就是个狭长的断陷盆地,东西长两百余里,南北宽仅十到五十里,四面都是平均海拔在两千米以上的高山,给盆谷中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曹操说它直如天狱,诚不虚也。
况且,中国人又最为安土重迁,被放置在这样一个远离故乡的边缘之地,无异于被流放,所以汉军们都非常思念老家与老家的亲人。于是,每到深夜,军营里都会飘起思乡的楚歌小调,听的人肝肠寸断,结果慢慢的就开始有人当逃兵了,刚开始只有几个几十个,后来成百上千越来越多,甚至有的中高级将尉都失望逃跑了。汉王刘邦每天组织大家开思想动员会议、并严法杀逃兵以立威,却都阻止不了这股逃乡热潮,毕竟大家出门打拼,为的是建功立业衣锦还乡,而不是困守异乡扎根边疆。
于是渐渐的,汉王也就麻木了,动员会也不开了:跑吧跑吧,通通都跑吧,哼!我不稀罕!我不稀罕!最多我就在汉中当一辈子草头王了,那又怎样?我就算老死汉中也是个货真价实的大王了,总比从前那个小亭长强!
现在的汉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已然失去了从前的斗志,他真的累了,累的有点儿自暴自弃了。他此时的心理,与淮阴少年时的韩信一般无二:浑浑噩噩,如在梦中,寻不到一点儿成功的希望,他也非常需要一句当头棒喝啊!
直到有一天,汉王终于被一个可怕的噩耗惊醒。
——大王,不好了!丞相萧何昨夜私奔而去。
——什么!?私奔,与谁私奔?
——没有与谁私奔,他一个人走的,走的时候谁也没告诉。
——啊呀呀,寡人失此左右手,大事去矣!
萧何对刘邦的重要性,不消我多说了,这可是他万能的右手!大丈夫可以没有老婆,却千万不能没有右手啊,这个心理打击太大,刘邦气急攻心,差点背过气去!
——快给我追!追不回来,寡人把你们通通砍了!
一天过去了,没消息,刘邦无比煎熬……
两天过去了,还是没消息,刘邦只觉全身发冷、如陷地狱……
第三天,刘邦又感觉自己回到了天堂,因为追兵回来汇报说
——大王,不用追了,丞相又回来了。
——啊?萧何搞什么飞机?快把他叫上来,寡人要骂娘!
汉王又生气又高兴,他快被这虐人的情节搞崩溃了,他要问问清楚,萧何他到底在搞什么鬼?
萧何满脸微笑的垂手殿下,看样子开心的很。汉王对他如此生气,这说明汉王最重视的仍然是他,他怎能不开心一笑。
——笑,你笑个屁啊!老子问你,你这几天到底跑哪儿鬼混去了!
——大王莫怒。臣从王数年,未尝一日相舍,臣怎忍相负。臣此去乃追亡者也。
——追谁?男的女的!
——臣追韩信也。
——听你放屁!我手下的将领逃走了十几个也不见你去追,偏去追一个没鸟用的韩信,摆明是想骗我!萧何啊萧何,你就算骗我要编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嘛!这样人家心里也舒服些。
除非萧何与韩信有不正当的男男关系,否则刘邦说啥也不肯相信萧何的鬼话。没办法,萧何只好给汉王慢慢解释,于是他收起笑脸,非常严肃的说:“臣闻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今诸将易得,国士难求。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如长王汉中,不欲东归,随韩信去与不去,亦无足轻重。如欲与项王争衡,东向而图天下,非韩信不足与议也!”
汉王泱泱道:“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我何尝不想尽早东向称霸天下,可是……”说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其实,刘邦心里很清楚,他们再这样待下去是非常危险的。由于崇山峻岭的阻隔,巴蜀汉中地区向来易于割据自守,难于扩张进取。闭塞的环境、困难的交通、安逸的生活、悠闲的民风,会将一切雄心壮志消磨干净。后来三国蜀汉时期的诸葛亮和姜维,不顾国弱兵弊,近似徒劳的多次强行推动北伐,就是出于对这群山锁国磨人的戒惧。所以汉军若不能在短期内兵出秦岭,延宕日久,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言尽于此,萧何便决定摊牌了:“大王果欲东归,宜急用韩信,否则,信终亡去耳!今日之事,王若不用韩信,臣免冠服,纳与我王,愿归田里,免使他日为项王所虏也。”
汉王久久的看着萧何,脸上尽是疑惑与嫉妒的古怪神情,良久,才满怀幽怨的说道:“好吧,算我怕了你!我就用他为将。这样你该满意了吧!”
萧何摇了摇头,道:“虽使为将,尚未足留信。”
汉王跳了起来,大叫:“这还不够!!那你说,你说!老子要怎么做才够?”
萧何面色平静的说道:“我王当以信为大将军。”
汉王突地变了嬉皮笑脸的神色,正容道:“丞相啊,你一生唯谨,行事向来稳重,今日何以如此?寡人虽少学,亦知大将军之职,所系甚重,国家之安危,三军之存亡,仰赖于一人也。若一时轻信,用韩信为大将,倘其能言而不能行,资谈有余,临事不足,非独我等受虏,无数百姓且死于无辜,丞相一时悔之何及。且寡人闻韩信母死不能葬,乃无能也;寄居亭长,乞食漂母,乃无耻也;受辱胯下,一市皆笑,乃无勇也;仕楚三年,官止执戟,乃无用也!这样无能无耻无勇无用之人,寡人怎可轻用!”
萧何道:“不可轻用,便要重用么!韩信他乞食漂母,受辱胯下,乃是英雄未得其时;在霸王帐下,为执戟郎官,乃英雄未得其主;臣与信言,洞见肺腑,真有用之良材,天下之奇士,决非徒资口谈也!大王再疑,臣愿以全家性命保之!”
汉王冥思良久,终于道:“既如此,老子便赌一次,拜韩信做大将军好了!”
“善,如此我王幸甚,大汉幸甚!”
“那你现在就派人召他进殿来,寡人当即赐之大将军符印!这总可以了吧!”
“此亦不可!”
汉王第二次跳了起来:“这还不行?你到底想怎样?一次次的逼老子……寡人都要被你搞疯了!!”
萧何忍不住笑道:“王素慢无礼,此韩信所以去也!今拜大将如同儿戏,招之则来挥之即去,招妓也未有这般随意。”
汉王有气无力的说道:“你他妈的就是事儿多!那你说要怎么弄?”
萧何道:“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沐浴,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刘邦已经无语了,为了韩信那个臭小子,寡人居然还得当几天和尚,你萧何真可行啊,好吧好吧,就按你说的办,这可都是因为你啊萧何,人这一生,总得傻一次,寡人就陪你傻一次吧。
萧何这才满意笑去。
说实话,史书里的这段记载实在很有演义的感觉,关键是我们的老萧同志也太没有组织原则性了一点儿吧!也不经过战阵考察,就凭着几次谈话,就认定一小年轻儿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而且不仅是认定,还一个劲、拼了命的追慕、保举,非要把汉军交在一个从未指挥过任何战役的菜鸟手中,换作谁是汉王,恐怕也免不了心里打鼓吧!况且,想那曹参周勃樊哙灌婴郦商等人,都是斩关夺隘、身经百战的宿将,最后却还得归韩信这无名之辈管辖,这又岂能服众?
如果这段记载果真没有任何夸张成分在内的话,我们就不得不对萧何的无双慧眼与政治勇气肃然起敬了。一个才高八斗、能力出众的政治家,奋其一身去辅佐一个小小亭长起兵造反;一个德高望重、万人敬仰的大丞相,拿自己积累下来的所有政治资本去换取君王对一个区区胯夫的信任重用——这需要怎样的一种的政治勇气啊!这种勇气其实并不比项羽的破釜沉舟逊色多少。
光凭这一点,萧何,大汉第一名相,实至名归!而萧何的子孙兰陵萧氏,也将萧何的政治基因发扬光大,流传千年,号称“两朝天子,九萧宰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顶级政治门阀,贵不可言。
至于汉王,他为何连个面试都不搞就决定拜韩信做大将军呢?原因很简单,汉王无比信任萧何,萧何又无比信任韩信,所以汉王也就无比信任韩信了。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志在天下的汉王连这点也做不到,聪明的萧何早就不跟他一块玩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