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化解大班额, 陕西省 丹凤县第二小学暑假将二年级6个班分成7个班,但开学后因一年级学生招超了,教室紧缺,学校又将刚拆分的7个班合并成6个,一个班挤进70多个娃,有学生甚至只能蹲墙脚上课。(9月6日 华商报)
为解决“大班额”问题,才进行“多分一个班”的行动。但就实际情况来看,摸底偏差导致招生超额这么一个突发状态,“大班额”问题不但没疏解,反而更加严重,甚至还呈现出了“学生蹲墙脚上课”这样的奇葩状况。如此,简直是对所谓“要解决大班额问题”的现实讽刺,也折射出了学校解决问题的疏忽和不走心。
其实,“多分一个班”的行动,对于“大班额”问题来说,本质上是“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资源和学生数量难以匹配,只要这一现实矛盾体存在,即使没有招生超额,也注定着“多分班”的路径在解决“大班额”问题上的失败。
关于“大班额”问题,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表示,2018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明年大班额要取得突破性、决定性的进展;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今年以来,各地也都在想方设法解决“大班额”问题,比如扩建学校、推进教育资源的完善等。
可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大班额”问题的现实刺痛,依然屡禁不止。细究来看,无论是“学生蹲墙脚上课”这一奇葩具象,还是“大班额”问题为源头引发的社会争议,仍在现实情境中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实质性伤害,甚至影响教育秩序的正常运行,教育效果的合理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