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物价主管部门宣布降低部分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截至目前,已有314个景区降价或拟降价,其中免费开放景区30个,降价幅度30%以上的29个。此外,“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还有部分景区降幅不到5%,个别景区通过各种手段明降实不降。(9月26日《杭州日报》)
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政策,今年“十一”黄金周前,须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但即便如此,部分景区花式“假摔”的降价方式依然存在。根据新华社的调查:截至目前,在已降价或拟降价的314个景区中,降价幅度3%以上的为29个,部分景区降幅不到5%;有的仅降3元,个别景区通过各种手段明降实不降,算下来只降1元;有的景区能拖就拖。
要求提了、政策明了,但落实起来,比割肉还难。这也不难理解,票价影响甚至决定着景区收入,尤其是一些自然景区,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如果在门票收入上减少了,景区要维持原来的收入水平就必须创新营销,真正走上全域旅游的产业之路,但这个过程要烧脑、要费心,少数懒惯了的国有景区,在改革创新上是很有痛感的。
西湖免票带动杭州旅游勃兴的大道理,其实是人人皆知的;国家发改委的“各地区不得避重就轻、流于形式、敷衍搪塞;不得明降暗升,变相增加游客负担”等要求,也是白纸黑字的。
那么,为什么有的景区依然仅降个三五块钱、甚至折算下来才降“1块钱”?这个问题,恐怕不能仅仅靠谴责企业社会责任或者抽象的道德血液来回应。有两个问题,其实是需要前置性厘清的: 第一,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构成,必须是一笔明白账 。 成本多少、利润几何,不算清楚,谈什么降价呢?降价空间摆在明处,才知道谁在“假摔”、谁是“真疼”。 第二,这波降价潮是柔性还是刚性,必须要有明确的罚则兜底。 如果虚与委蛇或者消极对抗,旅游主管部门究竟是祭出“降级”的红牌还是拿出“关门”的勇气,起码要把威慑力和震撼力拿出来。有了肌肉和牙齿,徒法难以自行的顽疾才不至于轮番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