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火树银花,又是一年春暖花开。
将时光剪成冰花,把年的味道装进行囊;将岁月化作祝福,把美的期待蕴藏心中。二月,是一段写满家、团聚、温馨和欢乐的日子。
为营造新年氛围、传播文化内涵,江报客户端新闻中心与江西省作家协会联合推出“年之味”散文专辑,让我们随着本土作家的文字,一起去感受我们的“年”!
今天,推出第十二篇作品,来自陈蔚文的《回乡过年》,敬请收听。
《回乡过年》
文/陈蔚文
隔了多年,重回故乡金华过春节,这对父亲来说是桩激动且兴奋的大事。本打算开车回,父亲忙着张罗采购物品,联系亲朋战友,无奈,临近年三十,因频繁的雨雪天气,只能临时改自驾为乘坐动车。
年三十下午,D98次离金华站越近,车厢越空荡,待过了上饶站,一节车厢除我们一家外只余两三人——想起少时随父母还乡,极度拥挤如罐头的火车厢使返乡成为紧张梦魇,如朱大可先生言,“在某种意义上,春运就是‘春晕’”。
此刻,在飞驶的动车上却丝毫不晕,傍晚六点零五分到金华西站。出站,寒气中,头天下过雪的痕迹遍布于屋檐空地。几个司机上来招揽生意,“去不去兰溪?”要去,但非今晚。炮仗的尖锐声响从四面八方划过夜空,在这个万家团圆、围坐举杯的时刻,这些司机还在候守一年里最后的生意,让人感叹生计不易。
小表叔开车来接我们,表嫂已备好丰盛年夜饭,典型的浙菜,清淡味美,仅主食就有多种。盖红印的馒头,口感暄软,通常夹梅菜扣肉食之,也可夹油炸臭豆腐干,涮上红辣酱;龙游糖糕,表嫂又还煮了汤团,发酵过的糯米粉揉制成大的惊叹号状,内有笋丁、肉丁等拌和而成的馅,佐以酱油与猪油葱花调制的汤头,味鲜美。这一刻,对父亲算得上圆满了!乡音、乡食、乡情……父亲十六岁离家当兵,辗转福建、江西,从此于家乡是过客,每次返乡,对他是庆典。如若母亲能抑制下一惯的唠叨,不干涉他添酒的话,天地会更圆满。但这可能性几乎没有,多年来他们的相处已形成颠扑不破的定式。在两杯还是三杯,两杯半还是三杯半之间,他们进行着持久的博弈。
父亲与母亲留住表叔家,我们去订好的酒店,“春晚”已开始,这已成一个守岁仪式,只是早没有了前些年看得专注。
大年初一,随小表叔一起去汤溪老家,这也是父亲的外婆家。路上表叔聊起刚从汤溪来金华创业时,春节回家过年,踩蹬着三轮,车上老婆孩子和大堆物件,寒冬里要蹬上五六个钟头才到家!如今三轮换成“宝马”,他当年的服装辅料小摊位已入驻金华商城的布料市场,做五湖四海的买卖,这期间也是一代浙商务实耐劳的发展与写照。
从金华到故乡兰溪。我与两位当地朋友在兰荫山麓的芥子园喝茶小聚,园内宁静,花树清奇,一进园中便闻蜡梅芬芳,这股清气似能涤荡人心。
来过若干趟芥子园了,这座园子是为纪念清代著名的戏剧家李渔而建,继承了当年他在南京芥子园的建筑风格,占地虽只十亩,但小中见大,曲中见幽,内有亭台楼阁、小桥鱼池。这位籍贯兰溪的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以一部《闲情偶寄》昭闻天下,但可惜,这样孜孜于雅趣的“生活家”却在古稀之年于贫病中泯然于世。
树影扶疏中,在此喝茶消磨掉一个下午又或一生也似可以。这是小城的好,闲散中,无所住心,人在其中陶然放空。
几乎每次回乡,都会来芥子园盘桓下,它是这座小城的文化地标,也是重温李渔生活美学的最贴合之地。
返程时,小表叔来送我们,带来一堆土特产,包括有近三千年历史列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汤溪“的卜”(形小而圆,饴糖作皮,内有桂花白糖配制的馅),口感精细,宜佐茶。还有梅菜制的金华酥饼自然必不可少——当有些食物进入仪式,味道与否成了其次,它首先是乡愁的符号,也是慰藉乡愁病的有效药。
我自问,我和儿子乎乎这代还有真正的乡愁吗?我们在城市出生、长大,籍贯只是填进身份证与各种表格中的一个名词。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切有美景美食处皆爱,都可只把他乡当故乡。
乡愁,这一种独特的情感确是被现代化日渐抹平了,它在人们强大的适应性与城乡相似的流通性中变得日益模糊。
而父亲,乡愁对他意味那般忠诚而丰厚的内容:穷困的童年与少年,穷困中有限却可供一生回味的欢乐,小城的青石板路与门牌号,门后的白云山,山上夏季的野梨,秋天的柚树,元宵的灯会,端午节鲜艳的“板凳长龙”,冬天的黄酒与祖父蘸着黄酒在八仙桌上画下的马……还有祖父母的坟茔。
“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对父亲,雨果的这句话应改成“故乡是月蚀中的灯塔”。他用一生的时间瞭望那个不能重返定居的灯塔,把每回返乡当作一次深情的洗礼。虽然这个故乡,和他十八岁离家的故乡早已迥异。
作者简介
陈蔚文,女,中国作协会员,在《人民文学》《十月》《大家》《天涯》等刊发小说、散文及随笔百余万字。获“人民文学散文新人”奖、林语堂散文奖、谷雨文学奖等,作品收录于多种小说及散文年度选本。出版个人专集《见字如晤》《叠印》《雨水正白》等十余本。
总策划:吴志刚、邱玥
执行策划:万晴、冯星星
朗读者:查婧雨
编辑:董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