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台北的朋友,帮忙带来一堆重重的托他代买的书籍。喝茶、聊天。兴之所至,又一起打车去居民区的碟店买碟。他推荐几个欧洲导演。陪我看店铺,买两条布裙。相识十余年,见面依然说不尽的话。一如以往,给我关于写作的建议、观点以及心的体悟。印象最深,他说要得到心的自由。
想起初次见面的场景,这般平淡无奇。之后,一年见数次,缘分始终相续,他几近见证我十多年生活的百转千折。我怀孕的时候,他来北京,在经常去的三里屯的餐厅里吃饭,替我拍下一张照片。说,这样的纪念以后会很重要。保留了这张照片。果然,这段时光很快过去。
说家里亲人的事情,讨论电影、文学、旅行、摄影,什么都聊聊。生活中,有这样的若干位老友,有些比我大十多岁,在交往中越过年龄和性别,一直稳定地带来支持、点拨。心里感恩。
这次见面,开始聊他母亲的病,然后说一些老去和死亡的问题。问他,你觉得当人变老,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是对死亡没有恐惧,所以需要分散恐惧的存在,不管是信仰、子女还是其他。他自己没有孩子。也讨论感情。他说,女人不可失去坏脾气,这样会不可爱。他说,坏脾气里是有感情的。我说,人大多只看见脾气,看不到感情。而能看到深处的人,他其实不会给你发脾气的机会。
在夜色幽静的花园散步。送完我,又换我送,分开时话还没说完。在十字路口,目送他走到对街,他回头挥手。这一别不知道何时再聚。我是个人际关系被动的人,不会说亲热的话,热情很少,这一生大概也无法增进能力。幸好,能遇见几个彼此善待的人,互相启发、帮助,并得以整理自己。
这几年,几个老朋友,见面也无正事,只是相见不厌,谈谈见地和心得。出现在身边的人不会无缘无故。人生总有一些时间用来虚度。希望生活留下真正有效和珍贵的内容。
02
在远方居住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给孩子带来一只精巧的竹编背篓。这么远,带这样的礼物过来着实麻烦,但这是她的风格。她晒得黑,脸颊上两块红,穿着自制的布裙。说是在尼泊尔旅行时买的花布。黄昏光线柔和,给我拍了几张照片。
很久没有人帮我认真拍照。不知为何,她拍照时,我一直笑,仿佛回到少年时。吃完晚饭,她分享旅行的故事,才知道,是她身上爱的能量传递予我。她堕入恋爱,在旅途中邂逅异国男子,整个人看起来和以前不同。只有爱才能让女人充盈和展示出这样的美和活力。
她拍出一张我喜欢的照片。暮色之中,我穿着绉纱连衣裙,头发齐腰,走在树阴下。瘦而静和的背影。正面应该是在愉快地笑着。看起来很有希望的生活。
“我们都已经离开上海,以后也不太会有机会再在一起。每个人都要接受生活里因为某个人的离去而产生的空缺。我失去一个曾经陪在我身边会从她的红双喜烟盒里拔出烟来,然后递给我的上海女子。她有一次说,她想抚摸我。我说,好,你来。她就讪讪地笑,说,你一直对我这么好。”
很多年前的旧文字。我并不沉湎或留恋任何过去,但有时会想起生命中出现过的故人,尤其是年轻时相遇的那些像野草蓬勃野性生长的女子。曾经处境相似,彼此陪伴抚慰,如同相爱。后来纷纷失散,相忘于江湖。
不知道她们过得好不好。有了可以陪伴的男人和孩子,还是依然孑然一身。
03
在朋友圈里能观察到各种心性。所匮乏和渴望的,一般也是在热衷展现和表达的。总是在炫耀美食、奢侈品的人,和喜欢半夜读诗及发表感想的人,必然有不同的追求。那些从不或极少在朋友圈发消息的朋友,对自己是有估算的。文字和照片很难隐藏自我。
有人说他的朋友圈里有三百多人,当时我很吃惊,想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这么多朋友。不用说朋友,恐怕点下头的熟人也不够这个数量。我的朋友圈里,只有二十几个人,经常说话的大概十个之内。偶尔聚会,有限的几个朋友来回见。生活中的社交圈,一直在过滤。
我的社交有边缘倾向,有几个对象便彻底满足。这种挖掘机式的交往,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不浮光掠影,也不心猿意马,但也许更能得到来自他人品质的深刻加持。什么是加持?加持不是来自权威或神通人士的施法,而是来自外物、他人带来的心的显现和激发,以此获得觉知。这需要深度的心灵联系。
我并不羡慕那些朋友多的人。
能精确地看到他人弱处或隐藏处,不是什么福报。但看到之后,闭嘴不言,也许是积德的事情。与其伤人,不如等对方自伤后了悟。没有人能真正承受一个诚实的朋友或上师。规劝和告诫只能发生在明心见性的关系里。“你若掏心挖肺,别人还嫌腥臭。”在真诚而有效的批评里,其实有彻底的给予。
我们需要能够劝诫自己和带来启发及引领的朋友,并且珍惜人与人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不会永远是这样的。要心存感动和珍惜,尽量不用自己的习性和低劣之处去污染关系。
充满情绪的人,只以自己的标杆衡量他人,并始终觉得别人应为他负责。朋友之间,再亲近的关系,也需要礼貌,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距离。不管对方什么身份,什么段位,用平等心对待。应该把别人想得好一些。经常对小事感恩。
时间精力有限,有些朋友渐渐失去联系,最终消失踪影,也是自然的结果。时间或某种经历,会让人逐渐减少或凭空增加许多无形的东西,自己却不知晓。想着彼此角度不同,所以我从不说三道四,但也许这种方式并不慈悲。
人际关系会自动清理。有人,怎么样都舍不得走。有人,轻轻挥一下衣袖就走了。真的是随缘而来,随缘而去。跟生命有深切关联的人,他们会一再回来,好像你所亏欠的还未偿还清楚。或者他要给的,还没有足够。不如接受所有发生。
一些人,允许你用珍贵的郑重的态度对待他。一些人,强迫你用忽略的方式对待他,因为经受不住真情实意。人与人之间的磁性是对等的。即便之间缘分彻底告终,不留任何负面或未尽之意就是圆满。
时间会清理通讯录。时间应该让我们更怀念某个人,而不是最后选择在对方的生命里失踪。凡这样做过的,不要追问,也不要解释。总是会有人退出你的范围。
友情的世界同样不进则退。要成为别人愿意为你花费时间的人。
04
打算为一个朋友读完整本的书,每日读诵给对方听,此书甚深甚美。荷花塘有强烈香气。睡小小的午觉,醒来后泡普洱茶喝。
每天固定与他道晚安。有时想,这样的每天都是一种练习。情深不寿,但始终是有胜于无。
人性偏向负面的信息,做放弃的事情过于容易。但美好的事物即便在损伤和隐藏中,也是有所相信有所依持的。它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
需要克服的是多疑和不慈悲。我们的经验太多,却没有真正爱过别人。尽量保持单纯,饮食与睡眠,做事与思虑,看与听,说与等。相信和给予的单纯。不否定、不怀疑、不判断、不比较的单纯。
复杂的人倾向攀附权贵。抵达过成功顶峰的人,通常喜欢心地干净和单纯的人。这是返璞归真的内心需求。
收到她的邮件,发来佛经摘录,说,现在我们已不必为家计而忙,可依然无法一心向佛清静修行起来。愿你早日用自己那颗既可生烦恼又可生菩提的自觉悟心开始此生的修行。
想起与她的短暂一刻相会,她的眼神澄净,如同善男子。她的邮件里摘录一句话:一朵花盛开,就会有数千数万朵花盛开。她说,这句禅宗的话用来对你道晚安。
最 新 推 荐
《夏摩山谷》庆山江苏文艺出版集团内容介绍庆山(曾用名安妮宝贝)的写作一直与旅行有着密切相关。她的这部最新长篇依然从旅行开始,前世今生,山谷一梦,小说文字依然洁净优美,不丹、印度、喜马拉雅、隐秘山谷、湖水、寺院、幻海、惹觉、犀地……在这些相对于地理坐标的旅行之外,小说还呈现了在更广阔时空概念里进行的“旅行”,一种基于生命、死亡,一次次不断明灭的更为漫长的“旅行”。庆山用文字建造了一个层层跃升、盘旋而上的立体结构。大量充满象征意味的物品、对话、意象,是这座建筑物里隐匿的秘密通道。小说设置了多重人物关系:净湖和远音突破常规与世俗的情感,如真和不同身份的男人的正面与负面的关系,雀缇与无量的感情……但情欲世界的泥泞幻境不再是主角。小说里充满直面自我的剖析,各种隐秘而深刻的记忆,包裹的潜意识、直觉、情绪与理性,对关系、死亡、灵魂伴侣、信念、真我、爱……这些永久的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小说里的时间、空间被打碎并重置,在时空以及真幻的不断流转变迁中,他们探讨“爱”的本质,但他们真正需要处理的是如何去发掘自心、本性,如何净化自己的生命,去除心结束缚。他们面对的是归宿问题。这种发掘也许要穿透背景、身份、历史以及无尽覆盖的伤痛与记忆。对于庆山来说,完成这部作品的意义也许就在于:让自己的书写获得了某种完整性。它很难在现有小说写作标准内被轻易对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夏摩山谷》是一本充满光亮的“爱之书”,也是对各种主流观念提出疑义的“叛逆之书”。
即可进店买到这本书
—FIN—
文丨庆山
排版丨苏小曼
编辑丨苏州慢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