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友谊”,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介于爱情与友谊之间的词,如何定义。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那大概是类似于“男闺蜜”的一种异性相处下的关系。
异性之间到底是否存在纯友谊这个说法呢?这个“纯”的程度又究竟有多少呢?这些恐怕需要心理学为我们去解释。
纯友谊为两性需求
从童年开始存在独立意识起,我们就有了对于异性的认识。那个时候只存在于潜意识里的好奇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异性也就开始表现为迷恋感等。
异性之间的感情恰恰是由相识,相依到最后相爱,然后成为了我们所追求的爱情。男女之间除了爱情,也有友谊一说,这是建立在非爱情基础之上的,心理学家调查表明,纯友谊是没有所谓的性与依赖的感情。
可是异性之间的交往,也大多数是由于潜意识里对于某方的需求感,只不过没有演变为爱情。两性的需要是长期存在的,纯友谊是区别于爱情的需要,但是也包含着某些情的成分。
纯友谊是所谓的精神恋爱
精神恋爱这个说法是哲学家柏拉图所提出来的,对于爱这个话题,柏拉图所倡导的是一种永恒纯粹的感情。他反对把爱情当成利害关系和欲望满足的工具。
我们平时最多听到的,不过是打着纯友谊的借口,来欲盖弥彰的人。他们所说的纯友谊恰恰是指精神上的一种依赖。
有人调查过以朋友关系相处的异性,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大多数男性愿意和未婚和已婚的女性接触,虽然那是不会逾越界限的行为,可是在精神上依旧能够得到一种欢愉感。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效应。
纯友谊建立在自由之上
异性之间的纯友谊是不同于爱情关系的,这种人际交往无论在行为上,还是意识上都更加的自由,这不受对方的影响。
很多的人之所以想要寻求更多的异性朋友,恰恰是因为在对方身上,能够学到不一样的地方。往往由于男女之间在心理上存在着互补的要素。男人通常觉得和异性朋友交谈,可以让自己心理舒服。
纯友谊的异性关系是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可是一旦有一方产生了比对方过高的感情需要,就会演变成更加复杂的关系,有些人甚至最后连朋友也当不成。
通过以上三点表明,异性之间纯友谊显然是建立在理想之上的,异性之间相处,如果没有爱的需要的话,就要懂得保持距离感和相对的分寸。纯友谊不过是一种借口,人们在潜意识下都会产生感情,可道德感的约束又让人时刻保持理智。
即便是男女之间没有对一方感情的需要,也需要保持恰到好处的亲密。柏拉图“精神爱恋”之说,是乌托邦还是现实,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美好的假设。
参考资料:《爱情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