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健身房待了整整一上午,上完私教课,又在跑步机耗了一个小时,接着是瑜伽和几百个控手倒立,一定要把身体里的能量榨干,才舒服。
觉得当自己处在难以自控的巨大焦虑中时,唯有运动,可以救命,可以让人短暂逃离大脑对身心无休止的碾压。
这段时间,又陷入了强烈的绝望和自我否定,持续了大概三四天的时间,没办法平衡内在欲望与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
主要还是对于未来的迷惑,我始终不能像有些人那样,认准一个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也或者可能别人也有他们的迷惑,只是我看不到。
从17年3月裸辞,到现在两年了,去年虽然有上班,但加起来也不到半年,大部分时间就算是自由职业吧。
收入上,一年平均下来,跟有个稳定工作差不多,或者可能还更多一点,加上时间自由,做的又是喜欢的事,有时间健身,旅游,读书,恋爱,所以大部分时间我对现状很满意。
但是大部分时间也都处于隐隐的焦虑中,不知道能这样多久,不知道会不会突然没了收入,不知道这个时代走的这么快,我被抛在了哪里,不知道不进入人群,我的社恐症是不是会更严重,不知道某一天突然想再上班了,是不是会因为年龄大,学历不够高,不懂职场能力差,而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安全感特别弱,但是又知道,就算现在回到职场,其实还会面临其他的问题,也会有其他的焦虑。
真的是要的太多了,既要稳定,又要自由,既要金钱,又要美梦,既不想社交,又不想被抛弃,既要安全感,又希望自己能说走就走。
02
焦虑的时候,犹豫是不是要重新找份工作的时候,男朋友会安慰我,没关系啊,又不是养不起你,不想找就不找,我要是会写文章我肯定也不上班。
然后又会帮我想治愈焦虑的办法,继续学习心理学啊,搭建自己的平台啊。
我很感激他安慰我、鼓励我的那颗心,可是,我明明是因为想跟他一起分担生活,想要包养他,怕给他拖后腿,才给了自己那么大压力的。
一个人的时候,没那么多欲望,收入够花,还能存一部分,自己过得轻松又开心,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完美人生,不会想的那么长远。
恋爱之后,就要对另一个人,对这段感情,和我们以后的生活负责。
虽然现在也不知道能谈多久,一起走到哪个阶段,可我知道,从现实的角度讲,我们赚钱的能力强一点,手里的力量大一些,感情的路就是会顺很多。
首先是可以与父母的控制抗衡,如果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就弱下去了,因为无论他们怎么否定,我们知道,他们对我们的人生一无所知,我们其实是可以做的很好的。
其次是,可以对抗对父母的亏欠感,我之前问过几个朋友,都是在一线城市工作的独生子,以后父母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他们说的很轻松,自己赚钱买房啊,将来把爸妈接过来啊,现在可能不愿意来,以后有了孙子自然就会来。
小哥哥就不敢这样说,虽然自己的收入并不比他们少,可是他对未来没有那么大的自信,买房,让父母一起来深圳生活,他觉得那根本是不可实现的,所以就会觉得自卑,也从心底里认可父母对自己的指控。
而以上这两件事,又恰恰是他内在焦虑的根源,因为目标太难实现了,就演变成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对自我的不断否定,对未来更加悲观。看不见自己拥有的、进步的,永远看着还没有得到的那部分。
我自己这几天的焦虑,又让我忽然明白了,他之前跟我说的,对自己的厌恶、否定,会让他以为那是对我的不喜欢。
因为当一个人处理不好与自我的关系的时候,是看不到爱的。
03
之前某一期《奇葩说》里,柏邦尼说了一句话:心里很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够填满啊。
马东说,邦尼这句话有个逻辑漏洞,心里很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可我觉得,有漏洞的人是马东,心里很苦的人,那心就是个无底洞,根本就填不满。
也许最开始,他对甜的感知力比那些拥有很多的人要更敏感,你给他一点点,他就知道,哦,那是甜的,是我以前没有得到过的,甜原来这么好吃啊。
但他真的会因此感觉到幸福吗?并不会,幸福只是一刹那,他甚至可能因为这一丝甜,而反而明白,以前的自己到底有多苦,因为没有尝过甜的人,是不知道苦有多苦的。
而且,就算你能长期给他甜,久而久之,他的苦也会把那些甜吞噬掉,就像填坑一样,你给的甜他习惯了麻木了,就感觉不到了,他能感受到的,是你不能填补的,剩下的那些苦。
甚至,当这些苦排山倒海的涌来的时候,他会怀疑自己,为什么我感受不到你给的甜了,为什么你在我身边,依然这么好,我却感受不到幸福了,是不是我不爱你了,不再需要你了。
当我能够与自我和谐相处,心情平和,生活满意的时候,内心没有空洞和无法填补的欲望,对甜的感知度特别高,他抱我一下,亲一口,都是额外的幸福。
而那种幸福感,让我相信,我特别特别喜欢他。
可是,自我出了问题,内心焦虑、烦躁、恐慌的时候,心里就被撕出一个洞,那里装的全都是苦,需要很多甜来填补,以前那些能感受到幸福的小事,就像被扔进了深渊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了。
因为那些甜不够多,或者说不是对症下药,内心无法达到平衡的状态,那些苦还是时时折磨着自己,以至于感受不到甜的幸福,自然也就看不到爱了。
04
我之前跟一个姑娘说过一段话,当一个人面对生活中多重不如意的裹挟的时候,出于自我保护,会把精力放在最好解决的那件事上,而因为放的精力最多,这件小事就会被放大,让我们误以为它是最重要,最先要被解决的,好像只要它解决了,生活就不苦了。
我们不敢深挖自己真正欠缺的东西,只愿意相信那些能承受的表象,因为真相可能太残酷了。
比如当单身,工作不如意,生活状态又一团糟的时候,会以为只要想办法找个恋人,有人爱自己,就什么都会好起来了。
当我们失恋,陷入极度自卑,以为再也遇不到爱的人,内心有巨大缺失的时候,会以为只要能和对方复合,不管是自己委曲求全,还是卑微讨好,反正只要他能回来,就什么都解决了。
如果我们自己是个loser,事业和成长都陷入瓶颈,看不见未来,迷茫无措的时候,也很容易把那些挫败情绪转嫁到家庭、或者恋人身上,把不如意归结给“这操蛋的生活”。
我们不愿意看自身的原因,因为在所有的归因和解决方案里,承认自己有问题,改变自己,是最难,也让人最难过的。
之前跟朋友聊天时,他说了一句话:丧是一种始终能处在舒适圈里的人生定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我们觉得努力太难了,去怨别人,怨生活,放弃、妥协,人生就容易多了。
总的来说,其实人生的所有抗争,都是与自我的抗争,自信、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感,这些东西缺失的时候,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就会全部冒出来。
所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以前不信这话,现在不得不信,不是觉得钱本身有多大能耐,而是它所影响到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自信,还有掌控生活的力量。
低水平的自我实现,看不到自我价值,自卑,就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感,消耗人的一大部分精力,也消磨掉爱与温柔。
像是在迷宫里横冲直撞,看不清自己要什么,也找不到出口,眼前能抓到的一切都会成为宣泄情绪,释放焦虑的炮灰,亲密关系,就是被抓的最多的一个。
05
昨天早晨,我跟男朋友模拟了一下焦虑状态下的情绪沟通。
他先起床洗漱,等我洗漱完的时候,看到他在床边坐着玩手机,被子在床上胡乱扔着,窗帘没有拉起来。
我说,把被子铺一下吧,那位帅哥。
他立刻放下了手机,遵命,女王大人。
这是一次很好的沟通,我表达需求,他毫不犹豫的执行。
可是如果都处于焦虑状态,而且无法很好的控制情绪,那可能就是另一个模样了。
我看到他什么都不做,只顾着玩手机,想到我每次起床都会先把这些都做好了,然后内心中升起一股无名火,对着他抱怨:睁开眼就玩手机,就不能把被子铺一下,窗帘拉一下吗,什么都等着我来做。
他也会很烦躁,要么内心特别生气,默默地把事做了,但在心里给我减了分,觉得我不温柔,臭脾气,又少喜欢我一点。
要么直接怼我:一大早就跟个泼妇似的,谁招你了,就不能好好说话吗,我每天上班那么累,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还得听你唠叨,烦死了。
这对话我还没模拟完,他就受不了了,停停停,太恐怖了。
我也觉得恐怖,可是眼见的这样的场景真的太多了。
06
生活中很多糟心的问题,自以为是别人没做好,是生活太磨人,实际上是我们内在的自我出了问题。
电影《疯狂店员》里,主角但丁,在经历了无比糟糕的一天,又被现女友维罗妮卡狂扁一顿,最后知道是好友兰道告诉维罗妮卡,他一直惦记着前女友之后,但丁把兰道狂揍了一顿,然后对他说:“有时我在想,你来工作,就是让我生活更悲惨。”
接着把这一天的所有糟糕遭遇,都丢到兰道身上,好像他是导致自己悲惨人生的罪魁祸首。
“你害我被罚款,你和顾客争吵,我来给你擦屁股,你因为冒犯尸体害得我们从追悼会上被赶出来,你毁了我的恋爱,你还想怎样?”
兰道说:“天吶,说到这儿了,又想推卸责任,我是你所有悲剧的根源?谁关门去打曲棍球的?谁关门去参加追悼会的?谁要追回自己的前女友的?甚至都不谈谈对现在这个女朋友怎么想。你想怪谁?怪你自己吧。”
我们太喜欢把自己犯的错误,推卸到别人身上了,太喜欢把自己不能控制好的情绪,自己的失败,自己的无能,转化成对生活和其他人的怨怼。
不能好好与自我相处,不能处理好欲望与生存现状的关系,才是我们一切不快乐的根源。
所以,想拥有好的感情,好的精神状态,好的生活,还是要回归到自身,别去作别人,别去怨天尤人,认真收拾自己,好好赚钱,自我实现,充实自我,提高价值感,自信起来,当我们的内心可以自给自足的时候,很多原来无解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另外,如果焦虑的情绪突然冒上来,一时无法缓解和消化,那就去运动吧,真的,可以救命。
-作者-
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