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诸事不顺,参加日更营,千辛万苦拿了第二名,却阴差阳错什么奖励都没有;孩子学习压力大,或和同学关系处不好,回家唉声叹气,我自己心烦,还得耐心安慰她;老公每天加班很晚回家,回来如一滩烂泥,也没什么好脸色!
每天忙前忙后,累得半死,却没见到钱长什么样?房贷、车贷,挣的一点工钱,还没拿到手就都已经是别人的了;父母老了,身体也不太好,想尽孝却没有余力,生活的压力如一座大山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常常搞不清到底为什么而活,人生数十年的光阴转眼成空!大半的时间都虚度了。
不过最近看了一本书,让我对生活的艰难有了新的理解,这本书就是余华的《活着》。
作者余华曾经是一名牙医。他并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他的作品以细腻、真实、深刻、富有洞察力见长。
《活着》这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老人福贵从地主少爷到变成一无所有,家破人亡的苦难一生。
既然是苦难的一生,为什么作者在日文版的自序里却说: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我想这得从他的出身说起。
01
福贵是地主家唯一的少爷,从小娇生惯养,上私塾不用走路,由雇工背着来回,娶了米行老板家的漂亮又贤惠的女儿家珍,却不懂得珍惜,家巧大着肚子,他却每天吃喝嫖赌。
这个时候的福贵,没有任何追求,因为他家祖上积下来的钱,他觉得根本用不完。所谓富不过三代,福贵家祖上创下的家业,到福贵父亲手里二百多亩地只剩下一百多亩,福贵却依然继续败家。
没有要追求的东西,也没有需要操心的事。因而也没有什么烦恼,没有了烦恼,也就谈不上快乐!每天早上醒来就犯愁这一天的日子怎么打发。
挥霍钱财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关于这点,其实是中国文学一直弥漫着的悲哀,《红楼梦》场面弘大,四大家族富贵逼人,金玉其外,内里却是永远的悲观,人心都无一例外的指向空虚,物质富足的日子过着,自杀的自杀,出家的出家!
不过福贵太能败家,婚后数年,就将家败得一干二净,福贵爹受不了打击撒手人寰,福贵被抓了壮丁,经历了战争,看到一个个战友在身边倒下,好不容易生还回家,发现母亲早已因病故去,女儿凤霞也因一场高烧变成聋哑人,儿子有庆也长大了。
虽然如此,可是还算是有一个完整的家,这时的福贵成长起来了,他担起了养家的重担,生活虽然很苦,却变得有动力,也有盼头。
可是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在大的灾难面前普通人显得很无力,儿子、女儿、妻子一个个相继离开,最后连小孙子也因吃豆子被噎死了,福贵把家人一个个的送走,最后只有一只老黄牛陪他度过余生。
02
正如作者所说:在中国语言里“活着“”这个词,是有力量的,这个力量不是来自呐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来自忍耐。
最后陪伴福贵的那只老黄牛,福贵给它起的名字也叫福贵,他觉得他的一生就如同这只老黄牛一样,在忍耐中度过一生,在最后的日子里,只要还活着那就是幸福的,不为了别的,只为了活着而活着。
虽然这时候的福贵也没有什么追求,但心境却和当地主少爷时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半生的苦难让他变得格外充实,让他对亲人的美好回忆变得格外的珍贵。
正是苦难让他的灵魂变得有重量。全书中福贵的故事,都是由经由福贵自乙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者这样处理正是想通过主人公自己的口,将他对生命的体验传递给读者。
在他的叙述里他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女人,他的儿子、女儿、小孙子,还有他的老黄牛无一不是世上最好的。
他的一生虽然苦难,却曾有这些世上最好的人陪他度过,想起这些他是多么的知足,这些将他余生的日子早已填得满满的。
这才有了作者笔下初见时,那个孤独却乐观的老人!
03
在众多的文学人物里,福贵这个人生形象是独特的,他不同于海明威笔下《老人与海》里那个一生拼搏的硬汉形象,也不同于《模仿犯》里,一心想为孙女报仇的有马义男。
在人生与时代的洪流里,他显得太平凡,太弱小。也没有一个可以报仇的对象。仿佛逆来顺受,却又坚韧不拔。
他更接近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在生命的浪潮里,我们也常常身不由已,也会在得意时忘乎所以,失意时自怨自艾,生活的艰难会使我们变得落泊,也会逼迫我们变得更坚强,有时懦弱,但为了保护我们所爱的人也会变得更勇敢。
当然大多数人不会经历到福贵那样的苦难,这也使我们容易变得肤浅,空虚。我们会太容易感时溅泪,对月伤怀。
我想这正是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跟着主人公经历过这样不同寻常的人生,能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只为活着而活着是多么的真实!
掩卷遐思,和福贵相比,现在的这些挫折又算得上什么呢?我还活着,家人都还健在,生活还在继续。
只为我和福贵一样还活着,就应该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福。我想懂得生命的价值,珍惜身边亲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乐观态度,正是作者想通过本书传递给我们的精神!
各位读者,这就是我对《活着》一书的理解,你是否赞同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