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去万达的路上我听了一本书《放弃的艺术》。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和坚持与放弃有关的书。
没想到的是,我居然会被这么一本实用类的书籍给弄哭了。
弄哭我的原由,是书中提的一个问题:
当你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该如何去判断,它是应该继续坚持呢,还是应该放弃呢?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看这件事是不是对自己有用,不就得了吗?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原因吗?
可听到作者给出的答案时,我整个人都懵了:
如何确定你做的这件事应不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呢?
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心无旁贷,你完全沉浸到这件事情当中,你会觉得,这件事是多么的美好,那这件事就是你应该坚持的。
如果你没有上述的这些感觉,那还是选择放弃吧!
这一刻,我脑海里闪现的全是我在书桌前认真看书的样子。我对自己说,看书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
所以,朋友喊我K歌,我不去,喊我小聚一下,我也不去。
终于我把读书这件事坚持了下来,
可是我却一点也不快乐。
01
我曾经叩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去看这么多书,是真的喜欢吗?
尽管我总是跟别人说我的兴趣是看书。其实我心里最明白我的目的是为了挣钱。
看很多书以后,我就可以靠写作来挣钱了,我一直给自己这样的暗示。
在这个时代,看见别人写篇文章就可以挣到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说不眼红是不可能。
而写作是对我而言门槛最低的挣钱方式了。
可是人总是擅长欺骗自己。
在我正视自己的真正动机之前,我常常告诉自己读书写作是自己的爱好,如果可以靠自己的爱好挣钱,天底下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地失去了对读书的热爱。
如果说读书姑且还算是我的兴趣的话。
那么现在的我,早已不关心我的兴趣了,我只关心兴趣背后的成功。
02
谈到读书,我就想到怀左同学。他也算是我少见的,对读书抱有赤子之心的人了。我总喜欢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他对读书的热爱。
他会花很多时间来看书,当二胖(怀左女朋友)心疼的问他要不要休息一下的时候,他却说:我不累,看书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放松方式。
其实我一开始也不太相信。一个人能有这样的心态,特别是一个靠文字挣到过这么多钱的人,怎么可能对读书这件事的感情如此纯粹呢?
直到有一次怀左同学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关于热爱的故事:
汤姆是一个设计师,他设计了一座宏伟巨大的教堂,这个教堂比原先的设计要大很多,他疯狂地修建它,即使面临了很多的困难,他也始终不放弃。终于教堂落成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如此费尽周折呢?
他的回答就几个字:看,她很美,不是吗?
我能想象当怀左第一次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眼睛一定是在发光的。
他对文字的热爱一定是真的,一定也是会发光的那种。
毕竟,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才不会感觉到累。
03
仔细想一想,我对文字的感情也曾经是很纯粹的。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去外公家,因为外公家有一面墙,全是书,有杂质,有画报,也有我最喜欢的连环画。
我可以一动不动的坐在水泥地上看一下午,也许最初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读书。
但是你现在问我:你对读书还热爱吗,还是只是单纯想把它当成一个挣钱的技能在培养呢?
我不知道。
可想想为什么当时听书,听着听着就哭了。大概是因为心中有些五味杂陈吧!
的确我不知道我是否还真正喜欢读书。
我只知道在某一年夏夜,摇着蒲扇,通宵看完《三重门》,然后意犹未尽的心情,是真的。
读到陶渊明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舒畅心情,是真的。
加完班回到家中,瘫坐在电脑椅上,看到电脑屏保上到那句“我不怕辛苦,就怕辛苦的没有意义”时,心里的难受,也是真的。
想看到更多这样的文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写出这样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的文字的这颗心,也是真的。
04
仔细想一想,我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莫过于活的更快乐一些。
可这么多年了,我却总是不快乐。
后来才发现,是因为我对所有的事情,都太期待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
吃饭游泳期待他让我一斤一斤瘦下了。
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被回复。
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安慰,被关注。
参加一个活动,期待它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我会长舒一口气。
如果没有实现呢,我就自愿自艾。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
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
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对于读书,我奢望的太多,也给自己带来了太多不必要的压力。
我想我还是不要再刻意去思考如何用读书来挣钱会活的更轻松一些。
如果朋友再来邀请我,我不会再因为读书而拒绝。
毕竟它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读书不再是我非做不可的事情,但是我会依然对读书保有热爱。
如果我发现了一本我喜欢的书。
我希望我能窝在沙发里慢慢地把她看完,然后指着其中一段对你说:
看,她很美,不是吗?
PS: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