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昨天晚上看了会儿《少年说》,其中有一个片段是一个初一的女孩对爸爸妈妈说,听完孩子敞开心扉的内心倾诉,妈妈在台下泪流满面,哭着对孩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她说,女儿,妈妈想对你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比起成绩幸福更重要。妈妈希望你开心,希望你幸福。
这或许也是天下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虽然我们常常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对孩子发脾气,虽然我们也会对孩子咬牙切齿,我们费尽心思希望他们学习好,习惯好,希望他们优秀,希望他们成功。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如果要做选择,很多父母都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快乐的度过这一生。是否富贵,是否成功,是否人中龙凤并不那么重要。
前些天还跟一个朋友聊天,聊到孩子的教育,她说起了自己的苦恼和烦恼。她说她并未想过要让孩子将来变得多么优秀,什么学霸,什么精英根本没往这儿想,就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做一个幸福的人,可就这么简单的愿望,现在都觉得很难,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怎么培养。然后又说起孩子的各种不尽人意的表现,不由得唉声叹气。
或许,这也是我们很多人一直寻找答案却未果的问题。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的人,可是孩子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定不是长大就会幸福。
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提出,父母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幸福的习惯,研究发现有些行为特质能真正促进孩子的福祉。而这些行为恰恰是可以练习,可以从小培养的。原来,我们真的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重新认识什么才是幸福,不止是满足欲望和喜好的快乐。
我们总是会给孩子买喜欢的玩具,带他们吃美味可口的事物,创造让他们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带他们去体验更多有趣的事情,而孩子在这些时刻总是表现的很开心,很满足。我们就会觉得这就是应该给孩子的快乐。甚至,我们还会觉得,只要孩子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也能拥有满足自己欲望和喜好的能力,应该就会生活幸福。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这样写到:快乐和满足只能带来短暂的幸福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找到乐子,得到自己想要的并不能促进长期的幸福感。
02
书中提到有4种最重要的幸福的习惯,沉浸其中、有意义的行为,感恩和锻炼身体,可以促进长期的幸福感。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的互动中,去培养、去锻炼孩子的行为,养成这些习惯。沉浸其中:帮助孩子找到那些能够让他沉浸其中的活动
1、确保孩子每天都有自由而无拘束的玩耍时间。特别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玩耍应该是每天的主要活动。一定会想玩耍有这么重要吗?小屁孩的玩耍还跟幸福有关了?正是这样,我们忽视的正是特别重要的。在这样一个教育焦虑的环境下,孩子的童年时光再也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了,玩耍好像变成了一种奢侈,因为它在大人的眼里是最没用的。而恰恰玩耍就是能让孩子沉浸其中的活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处。研究发现,玩耍可以促进大脑的健康生长,有助于提高创造力、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玩耍机会越多的孩子,越容易建立起很强的自控力和执行能力—这些能力与今后所取得的成就密切相关。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对于给孩子培养兴趣这件事情我是非常支持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我一直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倒还真不是为了能有什么成就,就是觉得成年人的生活里有很多不得已,有很多责任,有很多现实,所以也有很多不是因为热爱而做的选择,而需要的坚持。这是孩子长大以后必须要面对的。但是,我也希望能有那么一两件事儿是因为热爱而去做,而去坚持。在操蛋的世界里保持欢喜,总得有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儿。热爱可抵岁月长,或许这就是沉浸其中的幸福吧。
或许孩子目前还没有表现出对什么事情有特别的兴趣,那你就要帮助孩子去发现,去找到他喜欢的事情,并想方设法鼓励他坚持下去。不一定要多,但总得有。
做有意义的事儿,关心别人的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思考和关心周围的世界,关心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比如说学校组织的节日去敬老院慰问老师的活动,比如说社区组织的爱护环境的活动,在比如说一些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赠衣物书籍的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心怀别人,关心别人,心里都是善与爱的人,怎会不幸福呢。作为父母,我们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要抓住机会更要创造机会,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只要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去做。
同时,也可以经常跟孩子探讨一些社会问题,引发他去思考,比如说贫富差距,比如说教育资源不均衡,比如说小区物业管理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政府的道路维护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等等,大事小事眼前事,都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而对于有些我们有能力有可能改变的事情,对其他人有利的事情,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给孩子做榜样。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我们以前经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现在有很多人说态度决定命运。作为一个大人,你一定能深刻的体会到,很多时候,让结果变得糟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人生也会因此而不同。
总是心怀感恩的人,一定是积极向上的人,因为在他们的心里,看到的总是世界对他们的厚待,记住的总是别人的好。遇到什么事情,也总是会往好处想,会积极乐观的去面对。心里充满爱和善的人,得到的也一定会是来自别人的爱和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长存感恩之心,从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身边的人开始,感谢别人的每一个善待和帮助,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儿,只是举手之劳;也要教会孩子,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即使它给我们带来了苦难和困境,也要学会感谢它让我们感到人生百态,体会到酸甜苦辣。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力量,走的更远。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最重要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又往往被我们忽略。在教育孩子时,我们知道要让孩子好好学习,要让孩子上补习班,上兴趣班,可很少强调给孩子培养健身的习惯。实际上它却非常重要,远不止强身健体。研究发现运动对于儿童的人际关系、性格养成、智力发育、专注力等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艾丽卡.雷斯切尔博士在自己的书中这样写到:经常健身的人不仅身体更健康,也会觉得更幸福。健身可能是我们为了提升自身福祉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作为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应该经常陪伴孩子一起从事一些健身的活动,比如说爬山啦,跑步啦、骑自行车啦等等,让孩子在我们的陪伴中感受到爱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而养成习惯。不要让电视、游戏占据很多时间,它们会影响孩子去喜欢上这些更有意义的活动。这4种行为就是最重要的幸福的习惯,因为它们不仅可以让我们在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也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你希望你的教育能给孩子谋福祉,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去做这些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吧,去给孩子培养这些幸福的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