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家境贫寒,从小流浪,全靠自学以及一些朋友和牧师的指教,得以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成为了文学界和思想姐的巨人。我曾读过他所写的《忏悔录》,其中记载了他许多的读书方法,将之主要归纳为四点,但其中有的观点实在令我有点不解释,特地写出来让大家帮忙。
读书不在多,而在于多思考。卢梭早年在一位伯爵家里当仆人,读过许多书籍,教父教他“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后来将另一位神父所撰写的《科学杂谈》读了上百遍,并从中收获颇多。我在大学生涯里阅读了许多本书,却似乎只有几本被读过两遍,总感觉多读几遍相同的书,就相当于浪费时间,只是一心想着要博览群书,后来在许多名言的引导下,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旧书常读出新意”,“温故而知新”等等,让我觉得重新读以前读过的书,也会产生与读第一遍不同的收获。
先接受书中的观点,再对众书加以比较和选择。
卢梭指出,他在阅读一本书时,完全接受作者本人的思想,既不掺入我自己的过他人的见解,也不和作者争论。等日后在加以比较和选择。而且宣称这种方法很成功。通常来说,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对文中的观点详细加以思考,然后在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之中。但卢梭确是将文中的观点全盘接受,日后在细细加以思考,有点类似于“学而不思则罔”,我在大学里读书就是装了许多的观点,但就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令我苦恼不已。
后面作者还谈到“让知识装满脑子,旅行或办事而不能阅读书籍的时候,我们就在脑子里复习和比较我所读过的东西,用理智的天平来判断每一个问题,有时也对我的老师们的见解做一些批判,并强调说:自己之所以有进步,应当完全归功于这个办法。”又再次令我不解。虽然知识从来没有装满过我的脑子,但我也常常会在不能读书的时候,回嚼自己曾经在书中读过的知识,但发现其中大多知识都已经难以想起,为此,每次阅读时,将疑问或者收获记录在便签上,日后在翻阅思考,减少阅读的损失。
喜欢在露天下的自然环境中看书。
卢梭早年身体虚弱,只能在读书之余,干一些比较轻微的活儿。他不太适应在屋里读书,总是随身携带着书本,在自己干活累了的时候,便坐下来看一会儿书。当然我还是喜欢在屋里读书,在露天读书光线比较强,容易瞌睡。如果是背书的话,我还是习惯在露天环境下,那样不仅可以随意走动,还可以欣赏风景,岂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各类书交替阅读,对一些问题交替研究。
卢梭承认自己读书有两个毛病,一个是记不住,另一个是用功时间稍长容易疲劳。因此再读一本书一会儿就头昏脑花,需要去看另一本熟,交替阅读。我看书倒是没有这种毛病,但对于比较难懂的书,或是需要慢慢细读的书,我通常很难坚持在一段时间内将之读完,需要同时阅读其他类型的书籍做调料,如此每天只能其中的读一点。但不过据说这种阅读方法不是太好,好像有研究说:一个人在连续读完一本书时,其阅读效率最高,如果同时阅读的书太多,则阅读效率会大大降低,但我还是依然坚持于此。
同样的方法,不同的人应用,产生的效果却也是相当的大,这伟人可真是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