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下面是有哲理名人短篇散文精选,欢迎参阅。
哲理名人短篇散文精选:真正的成长就是颠覆你以前的世界观
去年《夏洛特烦恼》一上映,就红遍大江南北,与此同时那个被炒了很多遍的问题,再一次被提了出来。“假如有一天,你一觉醒来,发现趴在自己高中的课桌上,阳光洒进教室,你忽然发现现实的一切,原来都是一场梦,你告诉同桌你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你的同桌笑着说你是白痴……”
和很多的朋友都讨论过,如果让你回到高一的时候,你会怎么生活,我以为我会听见各种各样的回答,然而几乎所有人给我的回答都是:好好学习,学好英语,如果有可能,认真地谈场恋爱。
但是如果让我们给我们的弟弟妹妹一些忠告的时候,几乎大多数人只会说前半句,好好学习,因为害怕谈恋爱影响学习,即使我们知道不谈恋爱,大多数人依旧考不上重点大学。
还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哥哥大学毕业,在家里我爸爸妈妈跟我哥哥说,你妹妹偷偷在谈恋爱,快劝劝你妹妹好好学习,我哥望着满眼期待的我,他说:如果他回到高中的话只想干两件事情,第一,认认真真地谈场恋爱,第二好好地努力学习。他说喜欢就努力追吧,想做什么事情就去做吧,喜欢文字就去投稿吧,他算我生命第一个扭转我的世界观的人。
后面的话不说大家也猜得到,在那个谈恋爱就是“冒大不韪”的年代,我爸爸恨不得拿个棍子追他半条街。我算是在他的怂恿下第一批活出自我的人,认真地谈恋爱,然后参加学生会,编写文章,在学校自编自演话剧,自己当主持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也在认认真真地学习。
多年后很多人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才发现看湖北省的高中生很多的人是没有青春的,没有恋爱、没有堕胎、没有酒吧甚至没有KTV,有的只是做不完的试卷,打不完的营养液和说不清的暗恋,他们认为青春是从大学开始的,高中不是,而我很高兴有一个完整的青春。
后来我才发现谈恋爱跟学习是不成反比的。一个好的竞争机制会促进双方的学习。当然前提是,你需要管得住自己。
第二次让我意识到世界观的扭转,是哥哥给我写信的时候,我告诉他我成绩还不错,就是太粗心和马虎。他给我的回信是:粗心不是借口、马虎不是理由,你所说的马虎,是一种知识的缺陷,思维的一种混乱,不是借口。
很多的道理在刚开始听的时候总是很难以接受的,只是我们都需要一个去接受的过程。
比如,等我真正开始工作,我给部门的人结算工资,每一笔钱,每一个数字都必须精准到小数位,只要我算错一个数字,我的绩效就会扣100元,但是我从来没有犯过这方面的错误。所以那一刻我才相信,很多的时候粗心,真的只是责任心不够,真的不是一种借口。
第三次谈话是一个表哥结婚,我们坐在一个木架子上聊天,我问他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女朋友,他说:第一要身体健康的,我可不想干一年到头把钱给医院了;第二要有独立工作的,经济独立思想才能独立,我找的是一个妻子而不是一个女儿;第三,如果有钱的话更好,这样我可以少奋斗好多年。
我说,你说的这不是小白脸吗?
他说,当小白脸也是一种技能。
第一次听这么毁三观的话,简直无法直视,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很多的男人也有做王子梦的时候。在我满脸鄙夷的表情之中我们结束了这场谈话,然而这次谈话却让我的世界观狠狠地被扇了一巴掌。
在我年幼的世界观中我一直觉得找一个相互有感觉的喜欢的人才是爱情,原来把真话放在桌面上真的不是多么好看,像是一个没有穿衣服的舞者在嘈杂的广场上跳舞,即使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人们,这是艺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是艺术家,都懂得欣赏这种美。
或许是因为他的世界观跟我永远都不在一个频道,加上他一直都是一个敢于说实话的人,所以我们的关系并不是很亲近,甚至在我的人生中很多年里我一直都觉得我绝对不是他的亲妹妹,对于我从来说,没几乎没有享受过大家以为的那种有一个哥哥多好多幸福。每次别人说完有一个哥哥多幸福啊,我都是很无奈地瞥一眼,说,那是别人家的哥哥。
然而这一切开始在慢慢地转变,随着我大学毕业开始工作,随着我开始自己创业,随着我身边的朋友越来越优秀,随着我开始重新学习理论知识和实操,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
我开始学习,开始看书,开始听《罗辑思维》,开始看《晓松奇谈》,开始自己报瑜伽班,开始每天运动,开始每天接收新的知识,开始不再每天喝心灵鸡汤,开始死磕自己的时候,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时候,一切都开始不一样了。
我开始踏入另外更为广阔的一种思考模式,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不再用感性思维来判断对错,忽然间一切豁然开朗,站得更高了,你的格局也就更加大了。
慢慢地,我开始相信: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因为起点不同,因为圈子不同,因为平台不同,你可能奋斗一辈子都逃不出你的阶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无法逾越的剧本。所以自古就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环境对人生长的重要性,当我上大学只会开关机电脑的时候,我的北京同学计算机二级都已经过了。当我还不敢开口说普通话的时候,我的同学就已经给外国人当英语翻译了。
所以当我看见那篇《我奋斗了20xx年才和你一起喝咖啡》的时候,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然而当你从心底接受这些事实之后,你才会公平平衡地看待这些问题,确实有差距但是我可以缩短这个差距,很多的人拥有幸福不可知,因为他们生来就有,但是你却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后发现这样的幸福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所以你的出身起点是你没有办法决定的,但是你的人生的宽度的改变,人生际遇的体验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感知得到,所以这就是我奋斗的意义。我就是想知道比我更好的圈子是什么样的,我努力变好之后会成为什么样子,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际遇。
我曾经探讨过关于罗振宇和高晓松的区别,很多人说他们的区别是罗振宇是理性的思维更加具有逻辑,高晓松是感性思维加入了很多的随意性,他们都属于精英。罗振宇通过学习他人认知世界,高晓松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感知自己的世界。
因为从根本上起点不同,所以方式也不同,我们无法去论述谁更厉害更加成功。但是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精神上的认知鸿沟比物质上差距的更加可怕,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明白本身的差距还会努力改变得让自己更好。
我也开始相信,相对于其他的制度来说,高考是比较公平的制度。
我也开始相信,富人的贡献度远远要大于穷人,仅仅靠捐款是根本无法脱贫的。
我也开始相信,门当户对是真的很有利于婚姻的幸福。
我也开始相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也开始相信,理性思维是一个优秀的品质,因为感性思维很多时候很容易陷入自以为的思想误区,甚至有时候会利用道德绑架他人,而理性思维,更容易让你看见事物的本质和另一面。
所以,当你开始颠覆你的世界观,当你发现以前你认为的是错误的时候,那么说明你在成长了。可能你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还会不断颠覆自己曾经的观点,甚至会回到起点,但是此时此刻你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你了,佛家说人生的三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今天早上听到《得到》里讲到说:很多人,都喜欢听心灵鸡汤,因为鸡汤的根基,是来自母亲世界的安抚,其实并没有什么用,而理性的父亲思维,更多的代表真实性是我们怎么解决问题。理性的判断,实际的行动,让脚步离地面更近一点。
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你会发现,没有那么多的不平衡。你之所以一直觉得空虚寂寞和难过,一直期待一步登天,却又每天抱着手机感叹时光飞逝,是因为你没有实际行动。
罗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未来不迎,过往不恋》,他说:
不做未来的白日梦,不沉醉过往的悔恨中,坐拥当下,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个有效的自我投资,死磕自己,当达成质变的时候,当颠覆世界观的时候,又开始不断地印证某些基本的观点的时候,你就成长了。
哲理名人短篇散文精选:品禅意人生,让心归简静
禅,是人生路上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它可以让心,依着花木的香息从容行走在美丽人间!
人性之美,在于温良;生命之韵,在于静美。这个世界,感觉越来越浮躁,真正能做到静笃的人愈来愈少。
作家余华说:“生活越是平淡,内心越是灿烂。”“简静”一词,有点让人望尘莫及,又有点让人欲罢不能,仿佛看到它的瞬间,心灵便受到了一场如释重负的洗礼。
我是如此的爱着“简静”,似乎那里,是我前世里一场灵魂的修行。一直也认为,心中有慈悲的温良,无需佛祖前参拜,经卷里了悟,只在一种简静的世味里,便可以顿悟到禅意的菩提。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发展,禅文化越来越被受推广,这是人们对人生至高境界阐述的进一步认知,也是心灵超脱的一种渴求模式。
禅文化,从形方面来说,有无我,自觉,放空,超脱等精神。禅文化,从观念上来说,有精神领域的满足,心灵的释放,以及修身养性,人生境界的各层领悟等等。入禅,讲究的是持之以恒的信念,禅入心,心为禅。禅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远,求来之,皆因缘。
时下,禅元素逐渐流行,很多城市都建造了幽静养生之地,供人们休闲放松娱乐,南方人比起北方人,更加注重养生,除了假期以外,平日里度假休闲的也不少,一般文化素养较好的人,会选择青山绿水环绕的度假胜地,来放松心情,让身心归隐山林,喝喝下午茶,品尝下素食美味,呼吸着清新空气,绿意苍翠萦绕,花香鸟语作陪,这或许就是纯天然氧吧的极乐享受吧。
近年来,社会经济趋势的日益发展,生活的节奏也逐步加快,随之压力也越来越大,每天周而复始的紧张忙碌,精神处于紧绷状态。因此,人们更向往宁静的回归,亲近于自然,融入于自然,让身心放松到极致,给心寻求一份祥和清幽的栖息之地。
人生的修行,重在心的修行,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惹尘埃。每行一程,思一程,及时清理内心的纷杂与承重,让心灵得以沉淀,安静下来,淡然看世界,一切变得云淡风轻。心宽了,万事皆宽,俗话说宽人宽己,原谅别人的同时也等于宽慰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心明了,万事皆明亮,心不会被外界的浑浊而迷离,放逐眼界看世界,一切皆明媚安然。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诠释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晨光熹微时,任心归隐清淡,煮一壶茶香,哼一曲姑苏小调,再邀上三两清风,折一支桃花,闻香品茗,吟诗作赋,庭院内外禅意幽深,自得几分闲情雅致,人生在世,快乐自在人心,一生何求?
禅,是人生路上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它可以让人以心素如简的姿态将光阴坐浅,可以依着花木的香息从容走过四季。
一盏清茶,即使品至无味,依然可以有一种唇齿生津的流连,我想,那定然是心归宁静,方能致远;一首曲子,即使无休止地循环,依旧不会厌倦,我想,那自是寂寞如禅,心事如莲。
心中有禅意,便可以承受得住繁华里的喜,更能耐得住清欢里的寂。有一种心境,叫丰富的单纯。无论你肩上的责任有多重,请记得,这是一本人生的丰富;无论你经历了怎样的起起落落,也请记得,你永远都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欣赏星云大师一段经典语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美好都归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些什么,才能得到些什么,要学会接受命运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这才是人生。
对于幸福的体味,对于快乐的追求,我们一刻从未停止过,而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与快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亲人健康,爱人体贴,友人和睦,这些,足可以成为我们一生难得的财富。
如若,你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职业女性,是否,可以偶尔放下众人眼中女强人的形象,在暮色西斜时,为家人做一顿爱心晚餐,不一定丰盛可口,于家人,却已是流露在眉间心上的温暖。
如若,你是一位驰骋商场的男性,能否,许自己一个空间,在周末之余,陪家人一起度过一段闲暇时光,哪怕仅是膝前小坐,只需静听来自心底的声音,你会感到,此刻的欢声笑语,是来自心深处的现世安稳!
人的一生都在修行。禅,是一种元素,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文化内涵,更是一种人生的至高境界。
禅意的唯美,是一种无形的意会。读一段禅意的文字,可以让心沐浴一场不染风尘的疏雨;品一幅禅意的画卷,犹如坐享一程山水的清欢。
禅是安静的,它的静,可以将人生路上的慈与悲幻化成风,让庞大的内心深处那些别无可居的丰盈,在时光里悠然成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哲理名人短篇散文精选:学会“拐弯”是人生大智慧
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已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带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辍,每月都有一篇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一次,央视主持人崔永元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一句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周老认为:“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他还提醒人们,“自杀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百年人生的智慧,更是对人们的忠告。
从人成长的轨迹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等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型。
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一种转折。许多由挫折走向成功的人和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北大教授季羡林,“**”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便利用3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宏篇巨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这种拐弯和“V”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是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拐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却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转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的影片获得了金球奖。他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成了畅销书。
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这说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炼、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的。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停拐弯中才前进的,在不断拐弯中才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实行“三民主义”,经受多次失败,但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9次选择,也就是9次拐弯,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升”。
由此看来,学会“拐弯”不只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