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w.liuxue86.com/sanwen/mingjia/
三毛:我的写作生活
晚上七点半。外头是倾盆大雨。
在耕莘文教院的讲堂里,原只安排两百个的座位,却挤了不下六百人,大门口是怎么都挤不进去了。文教院的陆达诚神父陪着主讲人三毛女士在前头领路,嘴里一迭声嚷着:
“对不起,请让路!请让路!”
三毛依然长发披肩,黑色的套头毛衣下是件米色长裙,脸上有着淡淡的妆,素净中更透着几分灵秀。瞧着讲堂中拥挤的情况,三毛紧张了,直问人:“我要不要带卫生纸上台?这么多人,这么多人,我怕我自己会先‘下雨’。”三毛是担心面对这么多人演讲时,说着说着会控制不了情绪而流泪,她却说成“自己先下雨”,倒教旁人先笑开了。
站在讲台上,三毛用一贯低低柔缓的声调,对满堂或坐、或站、或席地的朋友说:“没想到我在台湾有这么多的朋友,尤其今晚外头的雨这么大。”然后三毛就开始演说今晚的讲题:我的写作生活。
下雨天看到这么多朋友真好
各位朋友:
很抱歉今天晚了一刻钟才开始,我是很守时的人,刚刚我一直在等陆神父来带我。
最近我的日子过得很糊涂,一直记不清是哪一天要演讲,直到前天有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我们后天在耕莘文教院见。
我吓了一跳,不过,我那时想,没关系,大概只有二十个人。
可以随便说说,可是没想到我在台湾有这么多的朋友。
今天又在下雨,听说这一阵台北不是雨季,可是我回来以后,发觉总是在下雨。我以为今天不会有那么多朋友来,看见你们,我很怕,一直想逃走。
希望我的话对各位不会有不好的影响过去我教过书,常上讲台,但教书的时候有课本,现在跟各位说话没有课本,我担心今天随口所说的,对各位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我特别要提出一位年轻读者的来信,做为今天这个谈话的开始。刚回台湾时,我收到一位高中女生的来信,我记不得她的名字了,这位读者说她在初三的时候,因为升学压力太重而想自杀,在那个时候,她看了我的书,因而有了改变,我不知道她有什么改变,可是她一直说是我的书救了她。我觉得这个孩子有点“笨”,因为,任何一本我的书都救不了你,只有自己可以救自己,别人不能救你的。她说她现在已是高中生了,而最近我丈夫的去世,她说她觉得人生还是假的,她还是要死。我收到这封信好几个月了,一直不知怎么回信,可是我很挂念这位朋友,因为她的信写得很真诚。希望她还是把我忘记吧,因为这是一个不好的影响。
不知道这位朋友今天有没有在场,或是有她的朋友,请转告她,信收到了,并请她千万不要灰心,因为别人的遭遇毕竟不是发生在她身上。
从未立志做作家,倒曾下过决心要当画家的妻子今天的讲题是“我的写作生活”,我实在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别人把我当作家看,这种改变,使我很不习惯,而且觉得当不起。作家应该是很有学问或是很有才华的人,我呢,做了六年的家庭主妇,不曾是专业作家,以后也不会是。
我从来没有立志要做作家。小时候,父母会问,师长会问,或者自己也会问自己:长大了要做什么?我说就要做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太太。“有没有对象呢?”他们会问,我说:
“有的。”“是谁呢?”“就是那个西班牙画家毕卡索!”因为小时候,我很喜欢美术。以后,写作文的时候,我总说要做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妻子,并没有说自己要成为艺术家。我的功课不行,数学考零分,唯一能做得好的只有国文,班上同学大约有十个人的作文是我“捉刀”的小时候,数学成绩很不好,常常考零分,有一次考得最高分是五分,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应该也是零分才对。我的作文好,小学五年级时参加演讲的演讲稿是自己写的,每次壁报上一定有我的作品,我的家庭很幸福,可是有一次,我把老师感动得流泪了,因为我告诉他我是孤儿,还写了大约有五千字的《苦儿流浪记》。
进了初中以后,班上同学大约有十个人的作文是我写的。
因为他们写不出来,我就说拿来拿来,我替你写。后来,又学写唐诗,在作文本上写了十几首。我发觉自己虽然别的事做不好,但还可以动笔,这是一条投机取巧的路。
初二时,不喜欢学校生活,离开学校自己念书。到了大学,我跟许多高中毕业的同学一起念哲学系,发现我的国文比不上他们,大一的国文考试,《春秋》是什么时候,谁写的作品之类的题目,我都不晓得,所以国文就不及格了。后来我去找老师,我说:“老师,我是少年失学,不知道《春秋》是什么时代修的,我觉得这是文学史的问题。”老师说:“你应该晓得的呀!”我说:“对!我知道的也是国文类的,可是并不是这一类的。”后来他说:“那你要补考罗。”我说:“补考还是不会及格的,只有一个方法,我可不可以补给你六篇作文。”他问我要写多少字,我说随我写吧。
瞎编的故事竟把老师感动哭了后来,我写了一篇三万多字,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童年生活,从我的祖父开始讲起,中间还有恋爱故事,其中我伯父并没有恋爱,是我编的。
老师要求我用毛笔写,我写不来,就用签字笔写成毛笔字的味道。这篇写得非常好,故事有真有假,还有情节,老师看了,把我叫过去,说:“你是我的学生中最有才华的。你写的关于上一代的事,都是真的吗?”我就说:“真假你还是别管吧,这篇作品你还喜欢吗?”他说:“老师看了很感动,一夜没有睡觉,老师都流泪了。”
我很幸运,打小学到现在投稿没被退过这件事以后,我发现自己从小做什么事都不对劲,不顺利,最顺利的事就是写文章,因此,在大学里我就开始写文章,但也不是很勤的。我有一个很光荣的纪录是从小学开始投稿,到现在还没有被退过稿。
我的青少年时代出了一本书《雨季不再来》,这本书是被强迫出版的,因为如果我不出书,别人也可以把那些文章辑成一个集子出书,而我连版税都拿不到。其实那些东西都很不成熟,都不应该发表,是我在二十二岁以前发表的文章,文字非常生涩,感情非常空灵,我不喜欢空灵这两个字,但那是那个时期我写时所不能伪装的一些感情,这是我的第一本书。
http://www.zhjtjyw.com/u/4932/archives/2010/2010311224324.html
上面的链接有五十篇!
下面的是比较好的
中国篇
最苦与最乐
背影
荷塘月色
匆匆
五峰游记
又是一年春草绿
五四断想
秋夜
芭蕉花
渐
故都的秋
钓台的春昼
我所知道的康桥
翡冷翠山居闲话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雅舍
海燕
落花生
笑
济南的冬天
风景谈
爱尔克的灯光
秋天的况味
喝茶
囚绿记
太湖游记
老王
报秋
珍珠鸟
羞女山
听听那冷雨
从母亲到外遇
笑口常开
道士塔
写给生命
外国篇
门槛
火光
大地的眼睛
时钟
冬天之美
给我三天视力
赤脚的孩子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草莓
贪心的紫罗兰
贝多芬百年祭
论创造
我与绘画的缘分
听泉
我的伊豆
详细点的文章
1 雨听江南
雨声,由深夜至深夜,断断续续,滂滂沱沱,淅淅沥沥,虽说雨就这样下了一整天,可一点儿都不凄冷,凄冷的怕只有秋雨了罢.
江南——水乡,少不了会有雨的;这天上人间的美景,风景如画的诗意,和雨声、和雨意结下了缠缠绵绵的情话,一如如烟的雨幕,给江南平添了神秘的气质和瑰丽的传说,千百年来,朝圣江南的人们拜倒在其烟柳画桥的幽美、小桥流水人家的平淡之下,久久地驻步.
风和日丽、白云千里,怕不是真正的江南,灼目的阳光把神秘撕扯如丝,好似一位旧居深闺的女子豁然的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有说不出的尴尬.游览湖光,泛舟湖上,怕只有在绵绵细雨中才能体味到江南之所在.不知道还有没有油纸伞,撑上一把去重游书中的雨巷,或许还真能逢上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在轻轻的雨声和脚步声中,就这样轻轻地擦身而过,不知还会不会再见,回首,也只是一个撑着油纸伞有着丁香气质般姑娘的背影,
出了雨巷,怕就到了湖边罢.若选一个季节,那最好是春天.一切都已复苏,充满着盎然的生机.柳枝刚发了新芽,在风的吹拂下,随风摇摆,如轻唱的摇篮曲,小孩子这时怕早已睡去了罢.一同游湖的人们,在五彩缤纷的伞下,有着五彩缤纷的心情.或许在这其中,有人独自一人,独饮悲伤抑或心近自然;在一顶伞下,两个脑袋靠在一起,小声地你侬我侬,卿卿我我;簇拥在一起的伞如同鲜花,吸引的鸟儿呀,蝴蝶呀,蜜蜂呀,也就热闹许多了.游览湖光,景色尚且如此.泛舟湖上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趣.湖上有数不清的波纹,有雨的也有风的.在小舟中,撑着伞也不用将去划水,就这样随着水的柔波,从这里荡到那里.远处的几艘小舟也若隐若现,迷离朦胧,如诗如画……
江南不单有雨中的风景也有雨中的诗文.落魄的学子、幽怨的闺人、漂泊的游子、离家的良人……无数的人,在同样的雨中,书写着不一样的心情,思念着所惦记的人,说着无论悲伤还是喜悦,思量许久还是有感而发的心语.是诗文成就了江南,还是江南给诗文以灵感.在雨声和蛙声中,听到江南的丝竹,心想着江南无尽的美好.刚刚落入土地的那滴雨,原先是西湖水中的一滴吗?还是也从江南的天空中,滴进江南的土地里.
江南,引发心中无限感慨的地方,也怕真到了江南,如迈进姑娘的闺房,打破了一切的虚幻,甚至连想象的空间也没了.想起一首诗“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而我也终究要打江南走过,可我知道,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2 祈祷,生命会创造奇迹
祈祷,相信血脉能创造奇迹;祈祷,相信生命的晏晏不息;祈祷,相信创造生命的奇迹。。。
————题记
是谁,如此的冷血,粉碎了一座座的世外桃源;
是谁,如此的无情,掐碎了一朵朵梦的花瓣;
是谁,如此的残忍,埋葬了一个个生的希望。
是谁,究竟是谁。。。
那些曾经美丽的城市,如今,只是一片的废墟,零碎地记忆着昔日的繁华。远方,那一座座曾经陌生过的乡镇,如今,却成为了四月最烧灼而啼血的记忆。
远方,是谁在惊恐的哭泣,是谁在急切的呼唤。。。
拨动百感凄恻的思绪,血脉与神经都在哭泣。那些同胞,那些与我血脉相连的人,我不忍想象一片废墟里葬埋了多少个逝去的梦。
撕心的疼痛麻醉了我的智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思维已是一片虚墟。
房屋塌陷,道路阻塞,乱石滑坡,暴雨倾盆,通迅中断……还有教学楼里凋谢的花蕾,惨不忍睹的满目疮痍。
那些妻离子散的哭泣,那些血流成河的悲伤,那些埋葬于废墟之下却依旧用力的呼吸,一切的一切都在呼唤,都在呐喊:救救我们,救救我的孩子。。。你可听见了,听见了那一声声虚弱却依旧顽强的呼吸,你可看见了,看见那一个个消瘦却依旧高大的身影,你可看到房屋下那无数条稚嫩的生命,你可看到母亲们焦急却又无助的眼睛,你可看到失去双亲因恐惧无法停止抽泣的小身体,你可看到我们身处千里之外那颗无法放下的心揪?!玉树要重建,而且就建在这废墟之上,建的更好;重建在人们的心灵之上,从此以后,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大地的怒号,海洋的咆哮,流水枯竭,为什么,一切的一切总是难么的磨难。天灾?天灾!那一条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的逝去,那一座座繁华的城就这样毁去,那一个个希望的梦就这样的破碎。天,下着雨,苍天是否有泪?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同胞,你在哪?是否安好。一个个高大而坚定的身影,一阵阵雄壮而怒吼的声音,这一刻,把一切悲痛化作拯救的力量,让死者安息,让活者前行,让我们的心连心,手牵手,撕裂天灾背后那只无情的魔抓,重建另一片的挑花源。
不要再爱慕虚荣了,地震中那撕心裂肺的呐喊击碎了所有的浮华和虚假;不要再无病呻吟了,地震中那肝肠寸断的痛苦让所有的苦难都风轻云淡;不要再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了,地震中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流露出那么多的遗憾。生命,我不敢定义,也不能定义,我只知道它是一切的基石,没有了它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空白。
就让我们,一起默哀,默哀那些逝去的伤痛。。。
就让我们,一起哀悼,哀悼那些已故的灵魂。。。
就让我们,一起祈祷,祈祷生命会创造奇迹。。。
3 这里不相信写了 余秋雨的散文集就够你看的了!下面的是他的作品,希望你喜欢!
《文化苦旅》 1992年台湾出版 1995年大陆出版
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2000年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借我一生》 2004年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2008年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