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琐思(梁晓声)
在山林中与野兽历久周旋的猎人,疲惫地回到他所栖身的那个山洞,往草堆上一倒,许是要说一句--"总算到家了"吧?……即使不说,我想,他内心里也是定会有那份儿感觉的吧?
云游天下的行者,某夜投宿于陋栈野店,头往枕上一挨,许是要说一句--"总算到家了"吧?即使不说,我想,他内心里也是定会有那份儿感觉的吧?
一位当总经理的友人,有次邀我到乡下小住,一踏入农户的小院儿,竟情不自禁地说:"总算到家了!"他的话使我愕然良久……
为什么,人会将一个山洞,一处野店,乃至别人的家,当成自己的"家"呢?我思索了数日,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人除了自己的躯壳需要一个家外,心灵也是需要一个"家"的。至于那究竟是一处怎样的所在,却因人而异了……
心灵的"家"乃是心灵得以休憩的地方。休憩的代词当然是"请勿打扰"。
是的,任何人的心灵都是需要休憩的--所以心灵有时候不得不从人的家出走,找寻到它自己的"家"……
遗憾的是,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家,而我们疲惫的心灵却似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朋友,你倘以这种体验去听潘美辰的歌《我想有个家》,难免不泪如泉涌……
2、迎向风雨(刘墉)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
3、大和小(林清玄)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有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4、自己建造的房子(朝阳)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5、境由心造(罗兰)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6、人体中的繁星和穹苍(张晓风)
一个人是怎样变成自然科学家的?我认为是由于惊奇。
另一个人是怎样变成诗人的?我认为,也是由于惊奇。
至于那些成为音乐家,成为画家,乃至成为探险家的,都源于对万事万物的一点欣喜错愕,因而有不能自已地想去亲炙探究的冲动。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科学家总是惊奇之余想去揣一揣真相。文学艺术家却在惊奇之际只顾赞美叹气手舞足蹈起来.其实,没有人禁止科学家一面研究一面赞叹,也没有人限制文学艺术家一面赞叹一面研究。
万物本身的可惊可奇是可爱的,而我,在生活的层层磨难之余仍能感知万物的可惊可奇,也是可喜的.如今,在这些文字里能将种种可惊可奇与别人分享更是可喜的。让我们一起来赞叹也一起来探究吧!
7、清点生活(杨扬)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幅。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幅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幅。蝙福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幅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
细想一下,这与现实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无休止地消耗在这些鸡毛蒜皮之中,最终让大部分人一生一事无成。生活要求人们不断地清点,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无须劳神去忙的。然后,果断地将那些无益的事情抛弃,不去理它。
8、从设定目标开始(刘燕敏)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荣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荣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荣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荣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一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国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能给人带来什么。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9、碗不翻(原野)
故事说,一个孩子拿着大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里还剩了一些。这孩子把碗翻了过来,用碗底装回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酱油,我把剩下的用碗底装回来了。"
孩子期望得到赞扬,他多聪明,善用碗的全部。而妈妈却说:"孩子你真傻。"
当年妈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弄不明白这个孩子傻在哪里,但没问,否则我妈会说:"你也真傻。"
过了30年,我才明白这个故事的含义,亦明白故事的主角乃是我。如今,我的生活恰如捧着一个倒扣着的碗,碗底里浅浅地漾着一点东西,即我写过和编过的零散文章。碗里是空空的,里面的东西已经泼洒光了。同时我不知我曾经泼洒了什么,但必可珍惜。
故事的第二部分是:妈妈:"孩子,两角钱就买这么点酱油吗?"孩子很得意,说:"妈妈,这面还有呢!"他把碗翻过来,碗底的酱油于是也洒了。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我都不会把碗翻过来,去看另一面盛着什么,而使仅有的一点东西都洒在地上。无论,碗的另一面藏着什么样的诱惑。
10、网思想的小鱼(徐 鲁)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所以诗人才说:一支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走在秋月的田野上,我想起一位诗人对老托尔斯泰的叩问: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没有错,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将成为往事,无论它们是欢乐的相逢,还是痛苦的别离,但是请你相信,无论是热切的期待,还是深情的追忆,我们所唱过的每一支歌,都不会转瞬消失,如同罗莎·卢森堡所言:"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将与我同在!"
狭隘而自私的心灵,可以变成自己的地狱,广阔而开朗的心灵,却可以成为他人的天堂。地狱和天堂,只有一层之隔。
而一切嫉妒的火焰,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
一位年老的作家告诉我说:
"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
在你终于赢得成功的鲜花的时候,难道你不怀念往昔的路口?在你重新营造成功的华贵的屋宇里,难道你不怀念昔日的木头?
11、生命(张承志)
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生命像音乐和画面一样暗自挟带着一种命定的声调或血色,当它遇到大潮的袭卷,当它听到号角的催促时,它会顿时抖擞,露出本质的绚烂和激昂。当然,这本质更可能是卑污、懦弱、乏味的;它的主人并无选择的可能。
应当承认,生命就是希望。应当说,卑鄙和庸俗不该得意过早,不该误认为它们已经成功地消灭了高尚和真纯。伪装也同样不能持久,因为时间像一条长河在滔滔冲刷,卑鄙者、奸商和俗棍不可能永远戴着教育家、诗人和战士的桂冠。在他们畅行无阻的生涯尽头,他们的后人将长久地感到羞辱。
我崇拜生命。
我崇拜高尚的生命的秘密。我崇拜这生命在降生、成长、战斗、伤残、牺牲时迸溅出的钢花焰火。我崇拜一个活灵灵的生命在崇山大河,在海洋和大陆上飘荡的自由。
是的,生命就是希望。它飘荡无定,自由自在,它使人类中总有一支血脉不甘于失败,九死不悔地追寻着自己的金牧场。
12、两角钱的尊严(霍忠义)
某高校校报学生记者团在校园组织了一个"无人售报点",一木牌上面写着:"当日报纸,每份两角,自投钱币,自找零头。"那种姿态,好像在说:我信任你。
起始几日,报钱回收率高达100%。不久,回收率下降,几个月后下降至30%。每日从报摊上拿报而不付钱的人逐渐增多,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组织者感叹:"原本是要树起一种尊严,倡导一种文明,没想到,"无人售报点"却成了校园中最不文明最不自重的地方。
当一个人不具备自尊时,你所给予他的尊严他是不会珍惜的,人心最易麻木于信赖之中。只有那些能忍受经年的两角钱考验的人,在突来的重金厚利面前,他才会不动心。因为经年的考验,已经将自尊植进了他的骨髓。
13、恩重如山(栖云)
凝神迎风摇曳的细竹,心底总莫名地濡湿:是谁砍它成笛;是谁钻它出孔;又是谁在月圆的窗下,凉凉地吹?
竹管原本不会发声,是多情的少年赋予它歌喉;就像月亮,天上的一堆乱石,从来就没有光,没有亮,是慷慨的太阳送给它光芒。
故事里说,一个樵夫因为救助了上帝的信使莫克瑞,莫克瑞便回报樵夫一把金斧。背着金斧砍柴的樵夫一定欣喜万端,感恩不尽。所以,当我清爽而又快乐地跨出家门的时候,笑纹里总是漾满了谢意。没有莫克瑞赠我以金斧,但在长长的生命隧洞中,一定有千千万万的人为我唱歌,为我照亮,为我一斧一凿击穿头顶的黑暗。
一只芦笛没有理由吹嘘它华光皎洁。
同样,一个人也没有张扬成绩卓著。就像一片花开,全凭借泥土、阳光、雨露,再饱满的一粒种子,失去环境,也无处生根。
离开背后的支持,谁行?
14、抉 择(周国平)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能不能多给几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