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其中((论语))为语录体著作.(( 孟子))为对话体著作.(( 春秋))擅长辩论,并且文学性最强.历史散文与之辉映,其中(( 左传))为编年体,(( 国语))和(( 战国策))为国别体.
语录体的先秦诸子散文有《论语》《墨子》等。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
春秋末期: 《论语》《墨子》语录体为主
战国中期:《孟子》《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专题论文
第一阶段:
《论语》《墨子》 语录体为主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有孔子弟子所记.语言接近口语(师生谈话录),没有过多修饰.
《墨子》:此书也是墨子弟子所记.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
第二阶段:《孟子》《庄子》 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孟子》:实则仍为语录体,但《孟子》是当场纪录,作者就是孟子.是一本集体著作,其中大量采取对话,双方都有所辩驳,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
《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第三阶段:《荀子》《韩非子》专题论文
《荀子》:其文多长篇大论,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韩非子》:其散文特点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1,摆脱了语录体,成为专题论著.
2,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注,而是一个学者的个人论文集.
3,不是以驳论文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述为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