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帮孩子建立一些内心的规则呢?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孩子不吃饭,专等着吃零食。闹着要看电视,不给看就哭。甚至在公共场所,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开始扑在大人身上又踢又打不顾一切。遇到这样的事情经常让家长感到头疼。其实说起来就是是孩子内心没有一个规则,他只是在顺从自己的原始欲望。
孩子的行为规则是从2岁时的教育开始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这个时候要让孩子在吃喝拉撒睡玩中建立一种秩序,并对孩子按照规则做事时给予及时奖励,以强化他的自控能力,使他再遵守规则的行为中的到快乐并获得欲望满足。这样的教育一直要持续到孩子青春期前期11岁左右。
当孩子在家庭教育中获得了内规则,那在应对一些外规则(比如学校纪律)时,这些外规则就会通过内规则起作用。让孩子能顺利的接受这些规则。
那怎样帮孩子建立内心的规则呢?
1. 制定行为规则因人而异。
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情况需要你作出不同的反应,适合一个孩子的行为规则未必适合另一个孩子。制定前,想一想我的奖励措施是否能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我的惩罚措施是否能让他在意。
2.细节你来定。
不要和孩子讨论细节,因为他总会跟你讨价还价的,比如你规定他9点之前上床睡觉,你可能会想家里来亲戚了,或者放假的时候,情况可能有变。如果你想跟孩子讨论出现特殊情况可以不必9点之前睡觉,那孩子就会找到下一个特殊情况,再下一个特殊情况。总之他会想方法让所有来打乱这个规则。遇到情况,家长自己斟酌就行,不必跟孩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