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母子连心”,孩子与妈妈的关系有着天生的亲密感,但也有一些孩子跟妈妈关系冷淡,即便离开妈妈情绪波动也不会太大,相比妈妈,甚至爷爷奶奶更能让他们有依赖感和安全感。
为什么呢,为什么孩子不跟自己亲近呢?
因为,你的亲子依恋关系出了问题。
什么是亲子依恋?
所谓亲子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主要指妈妈)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联系。
依恋从生理角度来说是获得生存,从心理角度来说就是获得安全感。
按照儿童心理学家鲍尔比的研究结果,孩子的依恋形成会经历三个阶段,明确依恋关系是在半岁-2岁之间。
第一阶段0-2月:孩子从出生前2个月,没有基本的判断力和认物认人能力,出于生存的本能,他们会用啼哭的声音来寻找帮助,这时候妈妈的回应(如哺乳、换尿布、微笑)会跟孩子形成一种亲密连接。
第二阶段2-7月:这个阶段他们会习得跟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如注意力、反应能力。为了让自己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孩子会将自己的行为与妈妈的行为相互配合,形成跟妈妈独特的沟通交流方式。妈妈们常说,跟孩子呆久了,只要孩子一哭,就能分辨出他是饿了还是拉了,其实,这就是亲子连接初期的体现。
第三阶段7-24月:通过半年的感情链接,孩子会明确妈妈是第一依恋对象。通常孩子在7、8的时候会开始表现认生,粘妈妈;这是孩子在发展依恋关系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依恋对象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