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讲一个我朋友C小姐和她婆婆的真实故事。
C小姐产假上班后,一直都是婆婆帮她带孩子。平时,婆媳俩因为育儿理念、生活习惯的不同,多少会有些小摩擦,但凑合着也就一步步过来了。直到孩子1岁多,一次枸杞事件让C小姐体验了真正的无力感。婆婆那段时间开始吃枸杞养生,每天一小把干嚼,自己吃的时候就顺便给孙子也喂一小把。C小姐偶然听孩子说起,很吃惊,找婆婆沟通,说孩子太小,不能吃枸杞这种大补的东西,会损伤一个婴儿的体质。但婆婆很坚持,反驳说每天就吃几粒,没必要大惊小怪,而且枸杞对身体好。C小姐无奈、生气、忐忑、着急,她拼命劝,但婆婆还是等到她上班后,继续喂孩子吃。直到有一天,孩子突然开始狂流鼻血,止也止不住,只好大半夜跑去医院。临出门前,C小姐对丈夫说,能不能让婆婆也跟着去医院,让医生告诉婆婆科学的解释。医生诊断证明,正是枸杞惹的祸,婆婆在旁边也认真听了医生的“警告”。至此,枸杞事件才告一段落。
许多请老人来带孩子的父母,都体会过C小姐当年的那种心情——无奈、生气、忐忑、着急。这种心情,也是中国父母和中国家庭特有的,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受传统、经济、社会保障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进入了“隔代养育”的模式,年轻父母与老人之间因为育儿而产生矛盾也成了一个普遍现象。
这种矛盾通常在两个阶段会最尖锐、最明显。一个阶段是孩子刚出生的一年两年内。婴儿期的麻烦事太多,喂奶、洗澡、哄睡、生病、做辅食、学走路、说话,每件事都是大事,矛盾就会集中爆发。新手父母是照着书本来,老人是按着经验来,于是,各种鸡毛蒜皮就来了。要不要给婴儿睡枕头,是不是非要母乳喂养不可,是多穿一件还是少穿一件,生病了是不是要立马吃药,做辅食是不是要变着花样地科学操作,对孩子是该宠着点还是严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