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的出色,以后可以出人头地。一个早教学者曾经说过:“孩子在人生的头三年,对他以后的性格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小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懂,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教育孩子,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那么初为人父母的你,在孩子最年幼的时候,用对了方法了吗?
一、错把宝宝成长行为当做是坏毛病。孩子从出生到六岁的时候,中间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成长行为,这阶段会有一些异于成人的举动。比如口腔敏感期,总是把手放进嘴里;手脚敏感期,反复把能看到的东西扔到地上;执拗完美敏感期,饼干少了一个角都要哭闹等等行为。这些并不是坏毛病,是孩子成长中的天性,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就把这种种行为当成孩子不乖的举动,从而给予严厉的训斥,强迫孩子改正。这种时候,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正确的引导,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会顺利渡过敏感期。
二、把灌输知识当做教,不利于宝宝的自我思考。三岁以前是宝宝认知世界最重要的时间,这个时期首要培养的是宝宝的心理。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要给宝宝一手包办,忽略了宝宝想自己动手的想法。长时间下来就是你干什么,他学会什么,并不是自己思考的结果,不利于宝宝思维和专注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