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过我关于情绪安顿或亲子教养课程的学员都知道,我常会在课堂上通过家庭成员位置的排列,呈现出家庭动力对个别家庭成员及家庭发展的影响,以及代间传递与复制的现象。
我还会特别解说,夫妻之间的关系和睦与互助合作与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夫妻之中有一人在亲子教养与情感连结上缺席,便可能让孩子无法待在孩子应在的位置上,而有所谓过度承担的现象。当然,也可能使孩子失去了一份支持的力量。
曾有几次下课后,忧心忡忡的家长,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是母亲,通常是母亲居多,前来告诉我:“老师,你所举的例子,正是我家里发生的事情。我的另一半对孩子根本就不闻不问,情绪上来了还常对孩子一通怒吼。”
这只是其中一例,常见的还包括,抱怨另一半:
对孩子的管教完全置之不理;
对孩子施以言语或肢体暴力;
高压管控及过度干涉孩子的成长与独立性;
过度宠溺孩子,任凭孩子予取予求;
情绪反复无常,捉摸不定,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完全看心情;
难以与另一半达成共识,总是打破另一半设立的规矩;
在孩子面前说另一半的坏话;
对自己的坏习惯毫不在乎,总是给孩子做错误示范。
还有很多,夫妻之间为孩子教养问题产生的冲突状况,不胜枚举。这些忧心的家长,最后总会问我:“老师,他/她都不愿意改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