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时代不同了,现代社会在育儿方面多主张文明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被大众唾弃,《未成年人保护法》一再补充条款,只为保障孩子们的安全。然而,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不动手吗?答案是否定的,岂止做不到,甚至无法自控。
前几天在关于孩子教育的一篇文章下,我看到一名网友的评论,作为孩子妈妈,她非常痛苦,表示自己就是打骂孩子的家长类型,每次都会后悔抱着孩子哭,但事发时却无法自控。于是我私信了解了她的人生经历,与预想大致相同,这样的大家不在少数,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答案与这几个人有关。
父母:家长幼年曾遭受过家庭暴力
相信我,大多选择动手打孩子的家长,在童年时代,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来自父母的家庭暴力。现实中我曾经做过一名年轻爸爸的心理咨询,言谈中他非常焦躁不安,说自己不配为人父,每一次看到孩子不听话,就忍不住想动手,并认为这是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听他的意思,打孩子的次数并不少,他的女儿一点不听话就会挨打,属于不正常的频率。
后来得知,这位家长从小接受的就是这种教育,在他的认知里,不听话就要挨打是很正常的事。大多数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都会考虑用“转移注意力”或“讲道理”的方式引导孩子,最多也就骂几句。但这位家长不同,他受父母家暴的影响,思维里只剩下“打孩子”这一种解决方式,他认为暴力是被允许的。因此,他的父母必须对此负一定责任。
配偶:长期“丧偶式育儿”,压抑下的爆发
我之前曾经看到过一位年轻妈妈的哭闹,她表示家里是丧偶式育儿,孩子的一切都交由她处理,问题太多时,她就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时候一旦孩子不听话,她就会爆发,打骂是家庭常态,过后再后悔,并陷入恶性循环。
我想,这种情况是大多数妈妈都会经历的,当爸的对孩子不闻不问,妈妈在身心俱疲时就容易情绪崩溃,并在孩子身上发泄自己的怒火和委屈。但家长需要知道,你之所以被逼成这样,跟配偶不作为有关,跟孩子无关。
综上,家长将来再控制不住想动手时,不如问自己一句“为什么我会这么累、这么生气”,答案是父母还是老公?前者的话,家长应及时调整心态,想想年幼时无助的自己。后者的话,则应该主动找配偶谈判,提醒他承担起相应的育儿义务。
我想,无论哪个方法,都比打骂孩子要有效果,影响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