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给一些家庭做咨询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家庭都说自家宝宝难带,尤其是在睡眠这块。要么就是哄睡难,非得抱着走着摇着哄睡,甚至一晚上都只在家长怀抱里睡,沾床就哭;要么是入睡后频繁惊醒,白天小睡只维持十几分钟一觉。那些夜醒频繁的更让人抓狂。当然也有些比较好带的,有的出了月子夜里就醒个一两回。这其中差别这么大,原因在哪里?
除去宝宝的先天气质外,新生儿在月子里的睡眠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占很大一部分因素。照顾新生儿入睡,家长这几点不注意,宝宝以后会很难带。
新生儿睡着时,家长不必小心翼翼,轻声细语
不少宝妈在月子里照顾小宝宝时,会发现一个开门声就会让睡着的宝宝手舞足蹈一番,于是断定小宝宝很容易受惊吓,吩咐家里人蹑手蹑脚走动,大气都不敢出。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新生儿在睡着时被突然的响动弄得手脚乱舞,这本身是新生儿的惊吓反射,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并不代表新生儿就必须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下安睡。想想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的心跳声、血液流动声就常伴左右,这些声音在胎儿听起来响动颇大,说明新生儿在未出生前,对于“喧闹”的环境早已习惯。
如果宝妈在月子里刻意营造安静的入睡环境,慢慢新生儿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以后入睡就对周围的环境要求比较苛刻了。可是现实生活中,家里总是要有人来往的,走路声说话声开关门声总会有,适应了寂静的环境,以后白天小睡就很容易对环境中的声音比较敏感,导致“频繁惊醒”,会不好带。
因此,月子里的新生儿入睡后,家人该怎么活动就怎么活动,不必小心翼翼,轻声细语。
晚上宝宝哼唧,宝妈不必急着喂奶接觉,而是先拍哄,等上一分钟再说
很多妈妈因为宝宝频繁夜醒,需要奶睡甚至哄睡而头疼不已。但追根溯源,这是月子里宝宝养成了固定的睡眠模式。
宝宝入睡后,总要经历浅睡眠——深睡眠——浅睡眠这样的周期。其实新生儿半夜里哼唧,这往往是宝宝完成了上一个睡眠周期,正准备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的标志。这时宝宝不一定是饿了,可能是他试图自己接觉的标志。这时宝妈不必急着喂奶,可以轻轻拍一拍宝宝脊背,嘴里哼些摇篮曲,等一分钟左右看宝宝表现。如果宝宝自己又睡了,那说明接觉成功,宝宝以后能睡整觉的可能性很大,家长就能省不少心。
尽量别奶睡,如果宝宝吃着奶睡着了,把他唤醒,放床上玩一会儿再让他入睡
新生儿很多是吃母乳的时候睡着的,宝妈等宝宝睡踏实了,再轻轻把宝宝放床上。这样的做法看似省心,但以后也会有很多麻烦。首先宝宝睡着后不容易放床上,一放就醒。其次养成了奶睡的习惯,不容易让宝宝发展自主入睡能力。
正确的做法是,宝宝如果吃奶时睡着了,用手轻轻揪一揪耳朵,或者挠挠脚心把他叫醒。之后把他放床上玩一会儿,再让他自己入睡。而且宝宝醒后第一件事是先喂奶,等他吃完奶再放床上逗着玩,之后再入睡。养成在床上睡,并且自行入睡的习惯后,家长以后能省不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