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
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事实上,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正是在阴阳学说的直接指导下解释生命活动现象,建构祛病延年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的。
首先,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阴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属性。《素问·生气通天论》称:“生之本,本于阴阳。”所谓“本于阴阳”一方面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阴精”和“阳气”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则是指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的一切组织结构均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文中图片寻找联系方式)
其次,祖国养生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黄帝内经》提出了相应的人体健康标志:“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又说:“平人者不病,不病者,寸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既然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那么平衡的破坏自然也就意味着疾病的发生。(文中图片寻找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