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是祭扫的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时节人们容易因哀思亲人而心情低落,此时需要及时缓解心情,同时在生活方面也有不少养生宜忌。
1、早睡早起,顺应阳气生发
到了清明,大地将会开始回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中医认为“久卧伤气”,坐下来和卧床的时间太长,都会影响到体内气血的循环,阳气将会被扼杀,如果熬夜太晚,也会消耗体内的阳气。因此,在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顺应人体内阳气生和发的规律,避免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
2、饮食减甘增辛,忌食发物
清明时节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
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类:
果品类:主要有桃子、杏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热,发痈、疮、疽、疖、虫疳诸患,多食杏生痈疖,伤筋骨。
禽畜类:主要有公鸡、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食之易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脑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鸡蛋虽不属发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个,尤其是肝炎、过敏、高血脂、高热、肾脏病、腹泻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鸡蛋内含大量蛋白,但它们属于异性蛋白,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了异性蛋白质后出现病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