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君临天下,让皇帝成为封建社会中地位最高的人物。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皇帝这个身份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皇位也成了古时候的人们趋之若鹜的对象,为了争夺皇位,兄弟手足相残,父子相杀,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百姓对于皇位的期待,乱世争霸诸侯也是渴望自己可以君临天下,但是在历史中我们知道还有一个位置地位远超皇帝,他就是太上皇。但在历史中皇帝有很多,太上皇却不多,这是为什么?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我们历史中给予退位皇帝或者当朝皇帝父亲的头衔,漫长历史过程中只有五位太上皇。太上皇的地位很高,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权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当中很多皇帝都不愿意早早退位成为太上皇,在太上皇的例子中有三个不同的例子。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李世民的父亲李渊都是著名的太上皇,但是他们的待遇却相差很大,造成这样情况的,全是因为他们儿子的不同表现。
秦二世而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在起义队伍中刘邦是起义军中的佼佼者,最终也是由他建立了新的王朝,刘邦是白手起家的帝王,称帝之后的刘邦面临着一个尴尬的事情。因为皇帝身份尊贵,所有人见到皇帝都需要下跪相迎。刘邦称帝之后,他的父亲刘太公尚在人世,这就导致面见父亲的时候,他要接受父亲的跪拜之礼,这样的情况与当时尊重的孝道完全相反,如果刘邦坦然接受了父亲的跪拜,就会招来天下人的非议,影响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了解决这样的尴尬处境,称帝后的刘邦将他的父亲立为了太上皇,身份尊贵的刘太公自然不需要下跪,避免和孝道背道而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