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往往是作为佳话来讲的。如果还原语境,结合周公礼乐制度,以及孔子时代的现状,会发现:在齐闻韶未必美好,而三月不知肉味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我们先把原话列出,暂时不作翻译,不加解释。
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以往的典籍,解释「三月不知肉味」,都是从韶乐美好令人沉醉的解读去解释。一些不解风情的注家,觉得沉醉三月太过不可思议,就免不了改动一番。比如程颐就觉得,「三月」应该是「音」之误(潦草所致),原话就变成了「子在齐闻韶音,不知肉味」。小程夫子此解,太过随意,就连他的拥趸朱熹也不同意。
返观《史记·孔子世家》,对应的文字如下: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史记》里,「韶」之后果然有个「音」字;三月之后,又多了一个「学」字。如果按照《史记》的解释,孔子和齐太师谈论音乐,听闻《韶乐》的声音,学了三个月,不知肉味。似乎能抚平某些人的疑虑了。但是问题来了,《史记索隐》有话说:
按《论语》,子语鲁太师乐,非齐太师也。又「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无「学之」文。今此合论语齐、鲁两文而为此言,恐失事实。
根据《论语》记载:一、孔子对话的是鲁太师,而非齐太师;二、对照鲁论、齐论,都没有「学之」者两个字。这段话非常关键,一是深挖了孔子闻韶的背景,二是证明了《史记》中的「学之」缺乏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