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书法热”的升温,人们对书法的了解越来越多,对书写的兴趣越来越大。
篆书的高古、隶书的厚重、楷书的法度、草书的奔放自由……不同书体有着各自的气质,吸引人们去探索和创作。
在明代,行、草书成就突出,篆隶名家甚少,但一些书家尝试以行、草书笔意入篆,另创新格。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明代晚期赵宧光的“草篆”。
赵宧光书“群芳竞秀” 作者供图
草篆,即草率、急速写就的篆书。
明代赵宧光为周之冕的画册题写“群芳竞秀”四字,均以行草笔意入篆,结体匀秀,舒展大方,线条流动,为其“草篆”佳作。
赵宧光
赵宧光一生致力于古文字学研究,且工于篆书和篆刻,他在掌握篆书结体、用笔之后,师其意而变其形,摆脱“玉箸篆”圆转匀细的笔画,将自由变化的行草书笔意入篆,行笔较为轻快流畅,转折和接笔之际,提按笔势显露,或笔断而势连,一改过去传统小篆之古雅、匀整、浑穆,而易之以圆活、流利、劲健。
赵宧光 草篆《綦母潜诗句》
120cm×31.4cm 上海博物馆藏
由于赵宧光的“草篆”线条过于随便,结体也不匀整,有的字重心不稳,“用笔只求飞动,难得沉着,稍嫌浮滑,使篆书创作走向了极端而步履维艰,成为不可无一,而不可有二的书家”。
明代陶宗仪谓其“创作草篆,盖原《天玺碑》而小变焉”。但《天玺碑》是以隶书笔法写篆书,而赵氏是用行、草书笔法写篆书,字形、结体、笔法诸方面皆有差别。
赵宧光 草篆《杜牧七绝诗》轴
105.1cm×46.6cm 南京博物院藏
赵宧光之子赵均《篆书五绝诗》,结体较匀整,线条较赵宧光劲健沉着,常带有飞白,但美感逊欠,仍未臻佳境。
继赵宧光之后的傅山,其《草篆夜读三首之一》《篆书五律诗》,也是以草书笔意入篆,结体自由舒展,线条活泼劲健,并有正欹、刚柔、疾徐、粗细、疏密、浓淡等种种变化,得生动流畅之致。但其线条或失之匆促,或失之软疲,有的结字则过于随意。
傅山《五言诗篆书轴》
清代乾隆年间的书家杨法,其《篆书五言律诗》也尝试以行书的笔意入篆,结体随意,变形夸张,用笔轻重疾徐,多有变化,线条或细如游丝,或凝若屋漏,或流动若水,起笔取势顺逆互见,转折处以圆笔为主,方圆兼用,追求一种装饰意味。但总的来说,结体不匀,线条失之浮软,美感逊欠。
杨法 《篆书诗轴》 185.7cm×61.9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莫友芝《篆书节录诸子语》,笔画带有行书笔意,婉转流畅,生动自然,结体、线条较匀整,偶有粗细、疏密等变化,基于秦小篆而能化之,为清中晚期篆书佳作。
沙神芝《篆书十一言二句》,以行书笔意入篆,但结体随意,线条或颤抖生硬,或状如荆刺,尖锐出锋,或软散无力,过犹不及。
莫友芝《篆书耀此纳我八言联》
184.2cm×32.4cm×2 故宫博物院藏
王云《篆书七言联》,结体为小篆,参以隶意,横画末笔或回锋,或虚回,或轻微出锋,略见波挑,似为偶作,风格远未成熟。
而陈鸿寿的篆书《五言对联》,结体融合篆隶,用笔系将笔锋压扁,迟涩行笔,线条老健,颇存古意,则为篆隶合一、熔铸谐和之佳作。
陆维钊 《心画篆书轴》 136cm×69cm
1959年 陆维钊书画院藏
明清两代,以行、草笔法、笔意入篆者,不乏其人,而精善者寡,但影响甚远,如现代书家陆维钊的篆书变法。陆维钊篆书结体、笔法熔铸行、隶,结体匀美,线条流劲,姿态生动,古雅同臻佳境。
明代以降至清代,篆书艺术不断变革,终臻繁盛,原因是多方面的:城市经济发达及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催生了特殊的城市文化,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论题的广泛传播,解放了艺术家的思想。
书家不再满足于李斯、李阳冰的篆书成法,他们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狂飙突进的变革潮流。
内容选自《书法教育》2018年第5期
作者:欧阳摩壹 钱澄宇
《尝试与突破——明清时代篆书的艺术实践》
-END -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