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双枪老太婆”传奇,与故事角色差距很大!
著名小说《红岩》中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人物——双枪老太婆,曾为小说添色不少。
而在真实历史中,还真就有个“双枪老太婆”,而其人的真实情况却和故事角色有很大差距,至于其与小说中的人物的关系,煮茶先不说,请诸君自行体会。
不屈不挠的满族抗日老太
曾在中国抗战史上颇具盛名的“双枪老太婆”,真实姓名叫“赵洪文国”,是奉天省岫岩县(即今辽宁省岫岩县)人,其祖上是满族旗人,为爱新觉罗氏旁支,本名是洪文国,其夫名赵玉堂,遂冠夫姓叫“赵洪文国”,后人亦称“赵老太”。
赵洪文国年轻时与丈夫一起白手起家,辛苦经营,渐渐治下产业,成为当地富户,因为乐善好施,经常接济乡里的贫苦乡民,遂在家乡受到民众拥护,颇有威望。
九一八事变后,赵洪文国的三子赵侗加入抗日义勇军,并组建“中国少年铁血军”,后成为著名民间抗日将领,赵洪文国遂变卖家产,筹集抗日经费,还动员全家参军支持抗日。老太太亲自到周围的凤城、岫岩、庄河、孤山等地发放抗日宣传单,鼓动各地百姓抵挡日本文化侵略,起来抗日。
1934年时,日军情报部门发觉了赵家和少年铁血军的关系,于是先后两次杀到赵家,第一次将其全家烧毁,第二次更是把赵家上下全部逮捕,打算把赵老太杀死。
所幸赵洪文国想办法逃了出来,接着离开东北,到北平一带活动,想办法联系各路抗日力量支持少年铁血军。
变身“双枪老太婆”在国内外宣传抗日
赵洪文国在东北的事迹,使得她成为抗日救亡标杆式的人物,很快受到国内国际各种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在有识之士的支持下,赵洪文国及部分家人被送到南方各地甚至南洋宣传抗日和募捐,南洋华侨热烈欢迎和颂扬她的抗日热忱,并踊跃捐款。
一些国外记者的采访也使得赵洪文国在国际上获得很高声誉,中国各界领袖纷纷接见她。赵家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30余人,令人感动。关于赵家两代人抗日报国故事也被制作成文学作品和纪录片。赵洪文国被描绘成为传奇人物“游击队之母”,此后名噪一时。
在这个过程中,赵洪文国渐渐被讹传为“双枪老太婆”,而实际上她不但不会开枪,还是缠足,根本无法战斗。
原因是,赵洪文国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她的女儿(很可能是其三女儿赵理智)参加过真正的战斗,能够双手开枪,结果这个说法在那个时代被广为传播之后,渐渐歪曲了原意,民间就形成了一个会双手打枪的老太太的形象,并越传越神。
敌视新政府
1939年,因卷入国共之争,赵侗及其部下300余人遭贺龙部120师消灭,赵侗(28岁)和胞妹赵理智(20岁)一同阵亡。
赵洪文国从此以后敌视八路军。1949年4月,赵洪文国受到蒋的委托,到四川活动,与其四子赵连仲组织游击队,搞武装暴动,阻挡解放军进川。有当地农民拒绝合作,赵洪文国便将其砍头,让匪徒强奸其女儿。其部破坏甚烈、屠杀甚众,民怨沸腾。
1950年2月,赵洪文国和赵连仲母子被解放军俘虏。赵洪文国始终拒绝投降,敌视新政府,虽然**曾为她说情,但最终民愤难平,赵氏母子被枪决。赵连仲的妻儿则被释放,后远走香港。
小说《红岩》出版于1961年,其中 “双枪老太婆”的身份是四川广安华蓥山游击队成员,据作者杨益言所说,原型为邓惠中、刘隆华、陈联诗三人。不过赵洪文国五十年代初在四川民间确实以“双枪老太婆”之名广为人知,《红岩》作者是否参考了赵洪文国这个人物,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