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期,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四人号称“初唐四杰”,为唐朝的文学繁荣打下坚实基础。四人生平都比较传奇,骆宾王年纪最大,比卢照邻大七岁左右,而王勃、杨炯同年,比前二人要小十多岁。四人当时文学名声相等,更为奇特的是,这四杰都有来四川游历创作的经历,以至于唐宋以来流传有“自古诗人皆入蜀”的说法,巴山蜀水为他们的诗文创作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也留下平生最难忘的经历。
一、王勃惹恼唐高宗游历巴蜀
王勃诗文都是一流。“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已经将王勃的名字永远和四川牢牢绑在一起。这诗写于王勃早年在长安时,诗歌名字更准确的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蜀州”(今成都市所属崇州市)正式设立是在垂拱二年(686),那时候王勃已经死了。因此,在很早的时候,蜀地的印象已经留存在王勃的脑海里。
在麟德二年(665),洛阳东都的乾元殿建成时,王勃为了功名主动撰《乾元殿颂》,唐高宗李治见此颂词,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所为,惊叹不已。乾封元年(666),王勃通过李常伯疏通关系,到洛阳呈上《宸游东岳颂》,获得赏识,得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而王勃这篇请托帮忙的《上李常伯启》也成一篇有名的骈文书信。王勃的文名顿时大振,当时高宗和武后的次子沛王李贤十分爱才,于是就邀请他到府上出任修撰,对他很赏识,差不多这个时候,王勃与同岁的杨炯相识,当时杨炯在弘文馆供职。虽然后来传言同样是神童出身的杨炯一直不服排名在王勃后面,但根据两人交情,可能只是一时的牢骚。王勃的诗文是一直夸赞和思念杨炯的,如《山亭兴序》、《山亭思友人序》、《秋日饯别序》,在各地辗转时,与杨炯的短暂交往往往都是激励王勃振作的一大力量,王勃一直把杨炯视为知音一类。
到总章二年(669),据说王勃因为写了一篇《檄英王鸡》,对另一个儿子李显喜欢斗鸡进行讽谏。唐高宗原本对王勃很赏识,对他写的诗歌文章也都很留意,偏偏这一篇带有让皇帝很不舒服,认为王勃有挑拨皇子不和睦的企图,就下令赶王勃离开长安。这一篇文章今天没有留存在王勃原来的文集,王勃集虽然认为同时的杨炯为他收集编成二十卷,但只有名目,并没有真正流传。一直到明末崇祯年间才有《王子安集》流行。今天见到的这篇文章名为《斗鸡檄》,据说出自清朝初年褚人获(此人喜欢隋唐故事,编写了著名章回小说《隋唐演义》)的《坚瓠集》,可能是一篇伪作。
一生享年仅有短短二十六岁的王勃,二十岁的时候南下入蜀。今天留存的180多篇诗文,有近三分之一是在四川的近三年时间写的,可以说,天才诗人王勃的才华是巴蜀山水给他激发了灵感和源泉。
王勃从旧蜀道入川,经过剑阁有《普安剑阴题壁》诗,“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短短二十字,却意味深长。普安当时是县城,属于始州的州治,今天是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题壁剑阴是剑阁山的北面,正是王勃刚入川经过剑阁看到传说中蜀道天险时候的心情写照,带着疑问和感慨,这一次他来到蜀地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返回呢?
之后到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有“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秋日别薛升华》)之感,穿过了漫长而艰险的蜀道,仿佛已经恍如隔世。再前行到梓州(今绵阳市三台县),王勃写有《青苔赋》《涧底寒松赋序》等作品,顾名思义,都寓意一些身处底层的人才被社会忽视,象征当时上层社会对人才的不公,他在文章里感触:“徒志远而心屈,遂才高而位下。斯在物而有焉,余何为而悲者!”
王勃在这一年与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相会,他们同梓州当地官员邵大震一起在九月九日同游玄武山登高赋诗(玄武山位于今中江县,隋朝因山而叫玄武县,唐朝后改铜山县,一度与梓州合为桐梓郡)。才思敏捷的王勃率先写《九日登玄武旅眺》:“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卢照邻跟着写《和王子安旅眺》:“九月九日照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望同想鸿雁天。”两人都在诗歌里写了游子在异乡的羁旅心情。
当时卢照邻刚到蜀地就莫名其妙卷入一场是非关押入狱,好在不算严重,也许是麟德二年(665),欣赏他的邓王李元裕临终前还举荐他,卢照邻平安出狱,就往来于川北三台、剑阁和广元各地,不久受任新都尉,在四川的时间也比较长。咸亨元年(670),王勃随卢照邻到汉州(今四川广汉市)作《慈竹赋》:“庶因感而长怀,将策情而励己。”而且两人还一起参加凤凰山重修至真观的典礼,卢照邻留下一篇《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之后王勃、卢照邻在成都与益州大都督府群官交游。王勃赞美成都“城邑千仞,峰峦回绝”,“何山川之壮丽”(《春日序》);作名篇《春思赋》,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其《益州夫子庙碑》被誉为“宏伟绝人”之文。”三月三日,王勃与卢照邻一起和诗《三月曲水宴》,卢照邻得樽字,王勃得烟字,两人也非常投缘。与老大哥卢照邻的相交,暂时改变了王勃之前入川时的郁闷心情,对前途重新燃起希望。
咸亨二年(671)夏,二十二岁的王勃离蜀北归,再经彭县、什邡、绵竹、三台、绵阳,作《绵州北亭群公宴序》表达了留恋之情。很可惜,王勃的诗文有很多散失,当时自编《入蜀纪行诗三十首》已经全部不存,仅有一篇《入蜀纪行诗序》。王勃写道,“况乎躬览胜事,足践灵区,烟霞为朝夕之资,风月得林泉之助?嗟乎!山川之感化多矣,余能无情哉?”原本被皇帝驱赶入蜀的王勃,内心一直沮丧与落寞,但随着有朋友知己的鼓励,以及巴山蜀水的风光驱散了阴霾。杨炯后来在《王勃集序》云:“神机若助,日新其业,西南洪笔,咸出其词。每有一文,海内惊瞻。”高度评价了王勃蜀中诗文在当时的影响。
二、骆宾王和卢照邻在成都因一个女人“反目”
骆宾王在四人中最年长,资历也最复杂,性格也最豪侠。少年时仗剑出塞,远赴西域希望建功立业,结果没有什么收获。但骆宾王没有死心,返回中原不久,又马不停蹄随姚州道大总管(姚州是羁縻州,位于云南楚雄)李义平定南诏,打了几个胜仗,骆宾王担任武功主簿,撰写表功的文书,来往长安和云南间,这期间骆宾王其实已经穿行于蜀中。之后这一段比较悠闲的时间,因此成为他的创作黄金期,骆宾王大约从三十六七岁到四十多岁,虽有公务来往其他地方,但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生活在四川,趁机游览了大部分蜀中名胜古迹。
期间,也和在成都的好友卢照邻有过交往,尤其卢照邻于咸亨二年(671)离开蜀中,返回京城应诏参加选官考试。可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不但选官没能成功,反而在秋天得了重病,隐居太白山中(今陕西眉县)。骆宾王与卢照邻一直有不错的交情,但因为卢照邻的私生活,两人曾发生过一番误会。
卢照邻也成名很早,十八岁中进士,进太宗之弟邓王李元裕府上担任典签(654,高宗永徽五年),李元裕将他比作司马相如,也冥冥中把卢照邻同巴蜀之地联系起来。邓王府藏书很多,卢照邻帮着做了很多整理工作,同时饱读藏书也增加了文学积累。在邓王府任满后(为防止宗室拉帮结派,规定担任王府属官不超过四年),到益州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担任县尉。
卢照邻在新都尉任上待了六年(665-671),期间曾卷入一场莫名其妙的牢狱之灾,一度显得也很倒霉。成都北门外有座升仙桥,就是汉朝才子司马相如赴长安所过之桥。《史记》就写相如过此桥时曾立下誓言,“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今天成都的城北原址附近仍有驷马桥这一地名作为纪念)卢照邻恰恰到这里遇当地父老挖苦 ,认为他饱学高才,受邓王那么器重,比喻为司马相如,可惜也不能成名。卢照邻满肚子委屈,就作《对蜀父老问》,阐述对相如志向的仰慕和自己的抱负,表示:“虽吾道之穷矣,夫何伤乎浩然。”
在这期间有赞叹成都风光与名胜的诗文多篇。他描述成都锦里的灯市:“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采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他流连沉醉在“冶服看疑画,妆楼望似春”(《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的歌舞声色中,偶尔也思念北方:“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的茫茫乡愁,以及“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赠益府群官》)的豪迈气概。另外,卢照邻经常出入益州大都督府,交游各级地方官员,作有《宴梓州南亭诗序》、《七日绵州泛舟诗序》、《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等文。大都督府长史胡树礼邀请卢照邻为其继母作赞词、为其亡女作画赞,总的来说,当地官员和百姓对卢照邻还是友好的。
咸亨元年(670),三十七岁的卢照邻,因经常从新都到成都,与一家郭氏平民女子相恋,并相约婚娶。次年返回长安时的《还京赠别》云:“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不久,骆宾王再次来成都,他早听说了卢照邻和郭氏的事情,因而专门去看望,了解情况。郭氏向他诉说与卢照邻的关系,还提到自别后生下一子已亡,在日思夜想和悲哀之中,一直苦苦等待卢照邻来迎娶。这时距卢照邻回长安已经两年多,素有侠肝义胆的骆宾王大为震惊和气愤,认为卢照邻始乱终弃,忘情负义,写下著名的《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的长篇歌行,痛斥卢照邻卑劣行为。这首南朝宫体诗风格的乐府长诗在整个唐诗成熟演变中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不过更重要的是,诗中揭示了卢照邻的人生轨迹和骆宾王嫉恶如仇的个性。
事实上,骆宾王应该是误会了卢照邻。他并不算有心辜负郭氏,主要是卢照邻选官失败以后突然生病,而且非常严重,一直在求医问药。卢照邻没能实现对郭氏的承诺,一生都深陷悔恨之中,这从他的诗文中可以感受得到。他在《五悲·悲穷通》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病后的惨状:“形枯槁以崎嶬,足聊蜷以缁厘……骸骨半死,血气中绝,四支萎堕,五官欹缺……毛落须秃,无叔子之明眉;唇亡齿寒,有张仪之羞舌。仰而视睛,翳其若瞢;俯而动身,羸而欲折。”
为了治病,卢照邻前往长安拜孙思邈这样的大医学家为师,结果几年下来束手无策。今天研究者得出结论,卢照邻当时患的八成是麻风病,只有隔离自己,远离人世。卢照邻和疾病抗争了七年,始终不见好转,最终他含恨投水自尽,解脱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卢照邻也并没有忘记远在蜀中的郭氏,临终前代表作《五悲文·悲昔游》中写到对蜀中郭氏的思念:“忽忆扬州扬子津,遥思蜀道蜀桥人。鸳鸯渚兮罗绮月,茱萸湾兮杨柳春”扬州是他少年求学的地方,而蜀中是他遇到郭氏的地方,是卢照邻一生中最重要和最快乐的经历,也是诗人从来没有忘怀的。另外《望宅中树有所思》等诗歌也都隐藏着他对感情的态度,只是他的不幸和心理变化并不为骆宾王所知。
上元二年(675)秋,骆宾王也最终离开蜀地,他回忆成都的印象:“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影遥分七星势。川平烟雾开,游戏锦城隈。”(《畴昔篇》)众所周知,骆宾王晚年在江南参加了轰轰烈烈的讨伐武则天行动。在骆宾王生命的最后时刻同样对四川念念不忘,写有《忆蜀地佳人》:“东吴西蜀关山远,鱼来雁去两难闻。莫怪尝有千行泪,只为阳台一片云。”似乎追忆在蜀中也有过一段恋情。
三、杨炯因家人牵连贬官入蜀
四杰之中,杨炯入蜀的时间最晚,也因为骆宾王、徐敬业针对武则天的举事有关。杨炯与王勃交情深厚,早年入职过东宫,杨炯侍奉的太子就是被王勃讽谏的李显,一干就是七八年,虽然杨炯名气很大,但并无多少机会出人头地。
到武则天完全掌权的垂拱元年(685),因族弟参加了支持徐敬业的行动,三十六岁的杨炯受到牵连离开崇文馆学士职,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在这里作有《和刘长史答十九兄》五古长诗、《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并序》、《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梓州官僚赞》等大量诗文。
杨炯在四川待了三年,垂拱四年秋任满,杨炯由梓州沿嘉陵江、长江回到洛阳。途中经三峡作有《广溪峡》《巫峡》《西陵峡》等诗,心情也是翻云覆雨,感慨多多。其《巫峡》有云:“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诗寄寓了不畏艰险,孤高忠信的品格,似乎已经在缅怀当时四杰之中,其他诗友都已经不在人世,天地间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
最终回到京师的杨炯性情居然来了一个大转变,对武则天各种颂扬,像如意元年(692)七月,宫中出盂兰盆,设斋分送各佛寺,武则天在洛南城门楼上与群臣观看。杨炯献《盂兰盆赋》,称武则天“周命惟新”,甚至野史传闻杨炯后来到浙江衢州为官手段严酷,大有为武则天充当酷吏的意思(可见《旧唐书》记载)。但也有一些人觉得只是野史传闻,可能并非事实。
初唐四杰各种坎坷遭遇,综合四人生平,显然四川的山水为四杰重要的创作源泉不是空穴来风,几乎都是各自生平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尽管最后只有杨炯一人得到善终,但真正的初唐四杰的文学最美好的一段,从王勃卢照邻入蜀开始,到杨炯离开四川为终结,是他们最精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