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战败,孙权则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了解三国的朋友不少,但是,知道向朗的朋友却很少。
向朗是何许人也?说到他的师父可不得了。向朗的师父正是堪称三国鬼谷的水镜先生,隐居山水却不入仕,但是,他的弟子却名扬天下。
相比于自己的师兄弟孔明、庞统,向朗的本事自然不会太低。
起初,向朗在刘表麾下谋职,刘表这人虽有一定谋略,但却自视甚高,在他手底下混饭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向朗不是泛泛之辈,他不但在刘表处入职,还一步步升到了县长。
然而,向朗在刘表麾下也止步于县长,此后,长久未得到升迁。不得志的向朗后来找到刘备,从刘备默默无闻一直伴随到蜀汉崛起,成了蜀国不可多得的良才之一。
蜀汉建国不易,向朗辗转多地就任太守,为蜀汉大业鞠躬尽瘁。刘备过世后,向朗被安排到诸葛亮帐下成了一名长史,换到现在来说,就是类似秘书长职位,由此可见,其颇受赏识。
诸葛亮在率军南征时,将后方留给向朗坐镇,对其颇为倚重。从向朗身上我们能看到两大闪光点,一是“讲义气”,二是“注重家风”。
我们先来说说向朗是如何讲义气的,在诸葛亮北伐之际,马谡主动站出来接下坐镇街亭的重任,这是我们都知道的故事。马谡失利后,诸葛亮满盘皆输,为了严肃军纪,马谡不得不斩。
向朗对孔明直谏,陈述了三个观点:
一是、蜀汉良才本来就少之又少,如今形势危急却要斩杀大将,这无异于砍掉了自己的胳膊;
二是、早年孟明视、荀林父两人也曾吃过败仗,但是,他们的领导心胸宽广,知道人无完人,哪有常胜将军?依旧让他们担任要职,戴罪立功。最后,这两个人都为国家创下丰功伟业。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想要培养一个大将,起码得多试上几次,让他们在实战中成长,哪有失败一次就被一竿子打死的道理?
三是、先帝活着的时候就说过,马谡还是有能力的,若论起阵前献策的能力,马谡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先帝甚至早就说过,马谡是个坐镇后方运筹帷幄的将军,并不是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武将。你让这样的谋将冲在前面,根本不靠谱。你让马谡带兵打仗,不听先帝的劝告,那是你的失职。
最后,向朗还做了个总结:丞相你不妨看看司马懿,他手下的郭淮等人要是吃了败仗就要被砍脑袋,那么,司马懿手下哪还会有人才?咱应该跟他学习一下。
诸葛亮则说道:“你说的这些言论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却有我的苦衷。”然后,又说了三个非斩马谡不可的理由:
首先、这次的北伐全盘皆输,我当然要负首要责任,我从没想过将错误推给马谡。我已经给朝廷上书请求自降三级,但是,这个马谡必须得斩。
其次、没有一直强大的国家,也没有一直弱小的国家。严守纪律的国家就是强国,蜀国现在是弱国,所以更要严守法纪,所以,我必须依法将马谡处斩。
最后、朝廷中的反对呼声越来越高,如果不杀掉马谡,则难以阻止朝中四大集团的内斗,也不能止住舆论的谣言。马谡之死是给这些人一个交代,稳定局面。
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两人争论的内容,他们的言论都围绕着自己的中心思想。
向朗始终在陈情讲理,而孔明则是在讲法治讲政治,谈来谈去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轨道上。所以,不论向朗怎么劝说,诸葛亮始终一个态度:马谡必死!
二人不愧为师兄弟,他们的言论虽各执一词,却有理有据,两人能凭借两条不同的主线争得不相上下,这种辩论古往今来想必不多。可惜的是,诸葛亮在这场辩论中握着绝对的王牌,那就是他才是军中主帅,官大一级压死人,就算向朗与孔明不相上下,也没办法撼动结果。
向朗费了无数口舌始终未能打动丞相,无奈之下,只好来到马谡的营帐中,劝马谡趁着月黑风高赶紧溜!马谡却说向朗你疯了吗?你放走我今后你的政治前途恐怕就完了!向朗却说,你还是赶紧逃吧,咱兄弟俩这都多少年的交情了,再不跑来不及了。
之后,马谡被向朗掩护着逃出大营,向朗亲自护送好友,终于,将马谡送到安全地带。
当然,根据正史《三国志》记载,马谡最终还是想通了,扭头回到军营引颈就戮。马谡也是个仗义的人,虽说,丞相想让自己死,但是,自己却不能辜负丞相的知遇之恩。况且,向朗这些年一步步好不容易混到现在的地位,自己一走了之向朗没准就得丢官认罪。
马谡主动走进监狱,最后,给丞相留了封信,说道:“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孔明看到信后自然是痛哭流涕,但是,军法不容情,最后还是闭着眼睛命人斩了马谡。
向朗也没有逃过一劫,当时有人目睹向朗放走马谡,还一路替他打掩护。经知情人举报,向朗不但知情不举,还帮助马谡逃跑,应该与马谡同罪。诸葛亮已经杀了马谡,怎会再对向朗痛下杀手?然而,向朗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倘若纵容向朗不管如何治军?
最终,诸葛亮将向朗贬官降级,自此不再重用此人。谁也没想到,这一贬就是二十年。按说一般官员被贬,必定是踌躇满胸,整日抑郁,每天不是饮酒买醉就是臭骂当局。可是,我们的主人公向朗却不是一般官员,他被贬后乐得清闲,潜心做好三件事:做学问、收门徒、治家风。
向朗心道,从投奔刘表开始,直到帮刘备建立基业,后来又跟着诸葛亮南征北战,满肚子的墨水都蒸发了,现下闲来无事,正好将学问捡起来。向朗从各种渠道收集在战乱中遗失的古籍典册,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将书中存在的错误和漏洞一一纠正,逐渐攒下一批珍贵的文学宝藏,“汗牛充栋”正是如此。
更让人倾佩的是,向朗并不将这些文学瑰宝作为私人财产,而是拿出来与其他学子分享。向朗开办书院,广收门徒,引导年轻人学习知识,并向学生答疑解惑。可以说,向朗的这番作为十分难得,他虽然仕途不顺,回到家中百无聊赖,但是,仍以所学振兴蜀汉学术,以一己之力推动蜀国文学发展。
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代的书籍并不便宜,那时并没有便捷的纸张,我们从影视作品中就能看到,三国时期的书籍均为书简,也就是用竹条做成的,成本极高。按照购买力来算,在三国时期买一本书的开销相当于现在的几百块钱,这笔开支根本不是寒门学子能负担得起的。
但是,向朗却从不以古籍牟利,而是拿出来与人分享。不像现代的很多网友和某些网站,研究出一些门道便将文章上锁,想参阅的话必须付费或是升级会员。可以说,三国文士在向朗那里看书,根本不用成为VIP!
向朗在家乡掀起了一阵好学之风,有效的提高了蜀汉的国民素质。古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然而,有几个寒门学子读得起书呢?但是,向朗却给这群读不起书的孩子提供了机会,谁敢保证跟着他读书的孩子们中今后没冒出几个人才呢?
可以说,是向朗这种传授知识辅导后学的举动,最终,才开创了历史上私人藏书家对读者开放和辅导利用藏书的先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向朗在外面树立了极佳的口碑,他的家风整顿的也不错。有了向朗作为正面典型,向家子弟均有样学样,他的儿子和侄子都成了栋梁之材。向朗的儿子叫向条,在父亲的耳聋目染下向条自幼好学,文史天赋异禀。向朗言传身教,让向条养成宽以待人、做事虔诚的优良品质。
向条长大后,在蜀国担任要职,做出一番功绩。在蜀汉灭亡后,司马家族对向条的能力素有耳闻,皆倾慕他的才学和名气,亲自前往向家,夸向条:“先生探穷颐理,博物洽闻,抱真上人之雅操,当为朝廷所用”,还许诺让向条担任市长。
就这样,向朗的儿子被司马家聘用,为晋国效力。
众所周知,司马家有打天下的能耐,却没有守天下的实力,有晋一朝,朝政昏聩不堪,整个中原让司马家族治理得混乱不堪。就算是在那样一个昏腐不堪的时局中,向条治下的城市却另有一番景象,百姓安居乐业。
向朗的侄子向宠也不差,诸葛亮遗作《出师表》中就着重夸了此人,原文大意为“朝中有将军名为向宠,这人德才兼备,且军事能力出众,往日先帝曾重用此人,并说他有一定能力。”连诸葛亮都交口称赞的,那么,其必定是不可多得的良才。
由此可见,向朗对下一代的教育极为成功。人生难免有不顺畅的时候,遇到瓶颈走下坡路也是常事,向朗是如何处理人生的挫折的呢?他将希望投注到下一代身上,花些时间将自己的继承人培养好,让“长江后浪”继承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一种智慧。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四十一·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出师表》、《襄阳耆旧记·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