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更是迈进儒学殿堂的金钥匙。孔子对此书尤其推崇,因此把它编入到四书五经当中,以正视听。
《中庸》的目的则是要实现“至仁、至善、至诚、至德、至圣的理想人格目标”。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圣贤观念不谋而合,与圣人观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庸》作为儒家经典,其核心思想是“致中和”。《中庸》宣扬人的本性由天赋予,人们只要谨慎地、真诚地控制自身的喜怒哀乐,使自身的行动与作为社会规范的“礼”相符合,便能够达到“人与天地参”的理想和谐状态,社会秩序便也得以稳定。
《中庸》不仅是个人修养的理想境界,也包含着社会发展的良好状态,它致力于寻找社会中的平衡性,以达至和谐之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鲜明的集体主义特质,也彰显着立足多数、着眼全部的治理方式。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认识这本书,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下其中的一个思想核心:顺从天道、天德,人才能安心做事。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人顺从天的德行做事,就叫做“本性”,因为本性当中,没有一种东西可以执着,顺着这种本性,来进行言语作为就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身心,提升思想境界就叫做“教”。这里已经达到普及的层面了,人人都开始行动起来,就有了教化的力量。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补充下说,就是道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离开道,人们生活便失去了方向,道也就失去了它本有的价值。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言行谨慎的,在没有人听到说话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人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你做什么,做过什么,其实天地都知道,都在看着,只不过不言语而已。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这就是天道,天德。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德行深厚的人无论独处还是群居,他都会遵循道,而不让言语作为违背道。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和是一种节制和节度,是指没有让人生起多余的念头,自己也心安,事情发展很平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每个人都有心,心中也都有感情,但是圣贤的感情是从不轻易流露的。“和”,是大家都遵循的原则。以平和为主,不论任何情绪,释放出来只是为了让人与事和合。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能生长繁育了。
中和是天地的正心,达到中和才能使人与天地的思想合一,天得到这个中和就会清通,地得到就会安宁,人得到就会平和。
名家释义:
《中庸》此书的核心观点就是“致中和”。“致中和”的“致”字,朱熹理解为“推而及之也”,即推广、扩充以致其极。《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就是将中和之道推广扩充到整个宇宙,就可以使天地万物各得其位、各尽其性。
何为“中”?
就《中庸》里的“中”来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人内心中的喜怒哀乐在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处于一种平静淡然的状态,这种状态便称之为“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朱熹曰:“中者天下之正道。”(《朱子语类》)张载曰:“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阴阳鬼神莫不尽之矣。”(《张载集》)虽然两者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认为“中”是天下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之道、源头所在,“中”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的性质、特点也都取决于这个“中”。理解了“中”,那么天下万物便都能够理解掌握了。
何为“和”?
当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之后,能够“中节”,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便称之为“和”。这种和谐的状态是人内在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与外在的世界不发生冲突的状态。由此可见,“发”的准度是“节”,而是否“中节”则取决于外在的评价,这个评价的标准就是“道”。
“和”的关键在于发而皆中节,情感的表达符合外界的规范,那么达到了“和”的状态后,万事都符合了道的要求。因此“和”便是最高深、最极致的道。所以如果人将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不中节,那么就已经失道了,成了一种不和的状态。只有当所有情感表现出来后都中节,才能说符合道的要求,达到天下最高的道。
那么,如何实现个人的喜怒哀乐在发的过程中皆中节呢?《中庸》开篇讲“率性之谓道”。能够统率、管理、约束自身的喜怒哀乐,才能算是道,才能够发而皆中节。所以为了皆中节,就要统率自身的本性,使本性感情表现得合情合理,不要走向极端或过犹不及,使之符合外界的准则,和谐无冲突,达到一种和的状态。
致中和的深远含义:
通过对致中和的阐述,古人告诉我们——做人,时时刻刻都保持着纯粹的状态,便能够充分地体认到天性,是因为人性、物性都是分有自天性。能够充分体认天性之后,才能够充分体认到人性与物性。那么当所有的人性和物性都能够充分体认之后,也就能回过头来把握天性,认识天地与万物的道理。这也就是致中和所表述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每一个人的本性保持“中”的状态,每一个人的本性在表现出来的时候都能处于一种“和”的状态,那么人类社会便充分和谐,天和地也都会找到自己的位子,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功能,万事万物都能够化育、繁育。同时,人把握、利用自然规律的主动性以及人的主体性的价值也就都体现了出来,从而达到“人与天地参”的理想和谐状态。
读完了以上,你对《中庸》中的致中和、天德、道有所理解和加强了吗?希望我们都能从中感悟,从古人那里习得人生真经,然后运用到自我的生活和生命践行当中,找到各自的人生之道,谋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