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兵是一群长年生活在河、湖、海上的军人,对于他们来说游泳应该是一项必备技能。但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因为激烈的战斗或特殊的海况,又或者一时的失误,落水对于水兵来说是一个常见的情况。那么,水兵落水后的生存率咋样呢?
首先要说的是,在20世纪以前,军舰沉没、弃舰的情况,一个水兵水性再好,也基本要死翘翘了。因为在那个年代,军舰上极少配备足够的救生艇,即使有也只足以让舰长、军官们逃生,不足以让全体舰员乘坐。一般而言,一条军舰会配备两条交通艇、两条拖艇(在逆风或者是无风、出港时候通过水手划桨拖动母舰前行)、舰长专用艇。由于军舰空间有限,根据军舰大小不同所搭载的小艇的大小也不同。以英国风帆时代的旗舰胜利号为例:其全部荷载大概有800人左右,但是只有六只小艇能够搭载人员,这些小艇最大的也就12米长,3米宽。
从此可以看出,如果军舰沉没也只有极少数人员能够乘坐小艇逃生,至于其他落水者,只能抱住木桶、漂浮的残骸,等待救援。小艇一般倒扣在露天甲板上或是放在船长室内,需要使用时用吊索将小艇放入水中。由于小艇是军舰的重要交通工具及第二动力,除非是军舰上特别重要的人落水或是船长的指令外,是不可能动用重要的小艇去搭救的,如果未经允许私自靠近、偷盗、损坏、丢失小艇在军舰上是一个大罪。
水兵不慎落入海中,是很常见也是很危险的事。海上有些许风浪的情况下,即便在落水者会游泳,如果施救五分钟还没有成功,那么落水者就会被大浪吞没,更不要提海上有鲨鱼这种猛兽存在了。水兵如果在航行过程中不慎落水,船上执勤水手会吹响哨子,告诉所有人有人落水了,且是在左船舷还是右船舷,营救人会用绳圈或是用绳子迅速绑住一个木块、木桶等,抛向落水者,落水者在水中必须要保持冷静,不能手忙脚乱,一定要抓住抛过来的“救命稻草”。如果船上执勤人数较多时候会有很多“救命稻草”抛过来,只要抓住一根就行了,一根没抓住的话,就没救了。
▲一副描绘因船只沉没而落水的版刻画,落水者迅速游向另一艘军舰
水兵落水获救率上,也与军舰航行的速度有很大关系,大多军舰航行速度有关,军舰行驶速度越快,搭救落水者可能性就越低。这一点在20世纪后尤为明显:军舰不可能因为救你一个人而降低速度,这会影响执行任务的效率和全舰的安危。好在风帆时代和蒸汽时代军舰的速度不快,都不到15节,落水者只要不是运气太差大都能获救。水兵获救率也与施救水兵的臂力、救生道具多少有关,施救水兵的臂力足够强,救生道具抛的就够远,也能更快将落水的伙伴拉起来。
在1673年的特克塞尔之战中,英方的舰队司令斯普拉格在转移旗舰过程中由于敌人的炮弹击中小艇,小艇侧翻。落水的水兵们再也顾不上身份地位高低,抱住了所有能漂浮的物体,以求活命。等到其他救援来到时,斯普拉格已经溺水身亡了,斯普拉格也成为了少数被淹死的海军将官。后来英国海军部经过调查得出原因,发现当时海军作战条例中,要求在战时必须将甲板杂物清空,以免影响作战。这些杂物自然也包括负责救溺水者的绳圈。经过这次事件以后,英国海军专门设置了一个三眼滑轮车用来拉起的救生专用索,这样即腾出了空间,也方便战时营救落水人员。
▲科内利斯·范·特罗姆普,其父是大名鼎鼎的马顿·特罗姆普。作为海军世家,其操舰、指挥技术都是一流的,只是脾气非常古怪,做一些常人难以预料的事。
斯普拉格的宿敌荷兰海军名将小特罗姆普以指挥能力高超著称。在多次战役中,他都指挥自己的舰队做出“大回转”,这种操作在风帆时期是很难办到,也很危险的。除了要对风向与帆受力角度,潮流流向、打舵速度都有很高要求外还要承受着可能侧翻、整条船只拦腰截断的风险。但这些能难倒从小就在船舶上长大的海军世家吗?早在他担任“金狮号”舰长的时候他就玩过了一招“金狮甩头”,还把自己从船上甩到了海里。“金狮号”是荷兰比较新锐的战舰,在小特罗姆普决定试一试“金狮号”的船况如何,命令水兵们在大风的情况下打开所有受力帆,“金狮号”以7节的速度行进着。
这时候,前方出现了一艘他国商船,为了规避他国商船,以免不必要的误会,小特罗姆普不得不命令舵手迅速打舵避让,“金狮号”一个急转弯,不仅将崭新的主桅杆和前桅杆折断了甲板上,一大片人飞也似的掉到了海里,小特罗姆普也不例外。好在这位公子哥运气不错,抓住了“金狮号”上水兵抛下的绳索,终于获救。这件事让荷兰海军部非常愤怒,只是看在特罗姆普家族在荷兰海军的地位才放过了他。从此也能看出,水兵落水想要获救,至少要落水者本人熟悉水性,施救者也要熟悉水性、臂力,最重要的是注意安全,能不落水才是最好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红衣弓箭手,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