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学子,大多以能当上“京官”,能接近天子为荣。可是有一种现象很有意思,不论是来自哪个地方的官员,在京城任职多年后,一旦致仕被批准,都要重回家乡,远离京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年轻的时候一门心思想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到了晚年却急着“逃离”京城?
官员上朝剧照
首先,先要说说“致仕”这个词。这个词在古代的意思等同于退休,就是官员主动向皇帝提出离职,交出职权。对于为国家、为朝廷操劳一生的官员来说,能得到皇帝的放手,获得安稳的晚年,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善终。毕竟古时是没有退休制度的,有很多老臣都是死在了任上。
至于为何很多官员想离开繁华的京城,回到偏僻遥远的故土,多彩认为,原因大概就在“荣归故里”和“叶落归根”这两个词中。
衣锦还乡
学子们寒窗苦读为的是出人头地和为国效力。在年轻时,他们要想发展事业,就得朝着京城努力,因为这里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是聚集人才的天子脚下。历尽沧桑,拼搏了一生后,官员们又都渴望带着多年来获得的荣誉回到家乡,让乡亲们知道自己的成就,让自己一生的政绩能光宗耀祖,交给祖先们一个合格的“成绩单”。
中国人都爱说,一个人有出息是“祖宗积德”。官员们在仕途上取得成绩,怎么能忘了祖先的福荫呢?他们能荣归故里,也就说明没有忘记先祖,是没有忘本的表现。
清代官员
另外,中国人不管在现代还是古代,都很看重乡情。不论是如何的远走他乡、漂洋过海,外出的人总会时时想念家乡。只要致仕被批准,官员们都会积极筹备回乡事宜,哪怕已经年老体弱,就算冒着死在路上的风险,也要不远千里,回到故乡。
乾隆画像
乾隆时期,有个清官获得了回乡的恩赐。他为了让外人以为他为朝廷尽心尽力一生,晚年过得光鲜亮丽,特意装了几大箱的砖头冒充是朝廷赏赐的银子。后来此事被乾隆知道,乾隆认为他清廉一生还照顾朝廷的脸面,特别感动,于是命沿途各省官员准备好银子,然后把他箱子中的砖头都换成银子,以此作为对他的清廉的奖赏。
刘伯温之墓
明朝的刘基也是一个牵挂家乡的人,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多年。晚年时身染重病,他感到身体不好后,赶紧向朱元璋请辞,撑着生病的身体回到家乡,最后如愿在家乡去世。
对于很多京官来说,虽然在京城有房产,可是没有良田。退休之后,他们仍旧惦记家中的一亩三分地和那座多年没人居住的老房子,盼望着叶落归根。虽然在京城当官说出来很体面,但是晚年的时候,官员们追求的却是平静安逸的退休生活,恨不得逃离复杂的官场。 这或许也是因为人生的不同阶段,所追求的东西不同,才会有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