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小咖
- 01 -
清道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40年,曾国藩三十岁了。
三十岁那年,曾国藩给自己立了个flag:他想当个圣人。
老曾从十四岁起开始参加县试,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直到二十三岁才考上秀才。这是什么概念?放到今天来看,就是在多数人大学毕业的年纪里,老曾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于上了大一。
然而,命运之笔在他“大一”之后突然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仅隔一年,老曾考中举人;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二十八岁的老曾中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今天中国社科院的博士。要知道,在当时能拿到同等学历的人平均年龄都在三十七岁左右。
早年间看似“诗书无缘”的老曾,在求学生涯的后半程犹如脚踩行星发动机,用短短五年时间实现了本硕博连读。这种难度系数接近从地球点燃木星的突破,别说在世代贫农的老曾家从来没出现过,在他们湖南湘乡县白杨坪那也是头一号。
那些年招人耻笑的“曾家傻老大”如今居然成了社科院的博士,此新闻一出,仿佛一记次声波核弹,炸得湘乡县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外酥里嫩、皮开肉绽。老曾家的鸡鸭鹅狗锅碗瓢盆,一时都因为老曾的翻身而一齐升了天。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正月二十八日,带着全县人民的期盼,带着升官发财的热望,即将三十岁的老曾抵达了清帝国的心脏:北京,自此开始了他的进阶之路。
- 02 -
钱钟书有言:“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这个人也是没出息的。”站在三十岁的天灵盖上,老曾还没充分体验过“狂”的酸爽,立刻就跌入了“慌”的深渊。
因为进京没多久,老曾“全县之光”的人设就崩了。他既开了眼,也傻了眼。
说开眼,是因为作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北京汇聚各个领域的大牛,而他就职的翰林院就像一口大锅,锅里“煮着”的人才如同三十儿的饺子,根本数不过来。瞧瞧人家那通身的气派,清风逸气,谈吐不俗;再瞅瞅自己,他傻眼了:好色、虚伪、浮躁、戒烟难……哪里有个翰林该有的样子!开眼看世界之后的老曾慌得一逼,自此经常失眠。
又一个月黑风高的失眠之夜,三十岁的老曾砸吧着一袋草烟,在苍茫的云雾里一阵心悸:糟了,这是想逆袭的感觉。
后代史学家普遍认为,三十岁是曾国藩人生的分水岭,因为这一年,一身臭毛病的他立下了要做圣人的鸿鹄之志。
“圣人”是个什么概念呢?
中国自古以来的主流思想体系分为儒、释、道三家,三家都为自己定下了近乎完美的终极修炼目标:道家认为,凡人可以通过修炼,成为餐风饮露,逍遥自在的“真人”;佛家认为,人人皆有佛性,通过自修,也可以无欲无求、立地成佛;而说到儒家的终极目标,那就是通过不断修炼,成为完美无缺的圣人,成为脱离任何低级趣味的人。
那一夜,资深烟民老曾抽完最后一袋烟,一咬牙一闭眼,把陪伴了自己将近十七年的烟杆子砸了个稀烂。
不就是逆袭吗?盘它!
- 03 -
怎么逆袭成功,成为圣人呢?老曾思来想去,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成圣千万招,写日记最好。
不是好色吗?只要多看了别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几眼,老曾立马就在日记里痛骂自己:“……注视数次,大无礼”,“真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
不是虚伪吗?老曾马上就在小本本上记下来:“客来,示以时艺,赞叹语不由衷。予此病甚深。”
不是浮躁吗?老曾深刻反省自己:“应酬稍繁之际,便漫无纪律……”,“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
不是戒烟难吗?从一开始的“初戒吃烟,如失乳彷徨”到“吾自戒吃烟,将一月矣。今差定矣!”老曾不断记录着自己的进步,最终果然戒烟成功。
千万不要小看写日记这件事,胡适、鲁迅、雷锋、马克·吐温……纵观中外历史,许多名人都有坚持记日记的习惯。写日记,老曾也是认真的,他不光规定自己每天在早起最清醒的时段写,还要用工楷一笔一划地写,写在高质量的笔记本上;不光要自己反省前一天言行举动的每一个细节,还要把日记向好朋友公开,请大家监督批评。
就这样,写日记成了老曾的心灵寄托,此后余生,从未间断。甚直到他去世前四天的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一,老曾还在日记中批判自己:“……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报!”
这是后话,历史可以证明,写日记还让老曾在逆袭过程中做到了“举一反三”。老曾是个典型的射手座直男,对自己火象星座的暴脾气深恶痛绝。
为了让自己保持举止端庄、丝毫不慌的好状态,除了写日记,他还给自己增加了一项日课:“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也就是说,不管何时何地,每天一定要保证自己能静坐半个时辰(一个小时)。
静坐有什么好处?老曾认为这个动作可以让自己恢复精神,克服焦虑,这招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格外奏效。他曾在家书中写下自己静坐时的感悟:“斋宿日观,天鸡一鸣,万籁俱息,但闻钟声。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慑,谁敢余侮?岂伊避人,日对三军。我虑则一,彼纷不纷。驰鹜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扰扰以终古!”
每静坐一次,老曾都会觉得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涤荡,思想得到了升华,离圣人的目标也更近了一步。
老曾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心理学家,如果能穿越到现在,他一定会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心理学依据的事。
美国知名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埃米·卡迪在其著作《高能量姿势》中指出:做什么动作和个人情绪有直接的关联。改变姿势也改变内分泌和脑神经状态,让人变得更自信,更有力量,而且短短两分钟之内就会有效果!
参考书籍:《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