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期,为了加强各州县行政效率,许多地方开始推行“长官责任制”,说白了就是由各地区长官全权负责本部事务,使官僚主义机械运转更为流畅,不过众多琐事集于一身,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幕府机构应运而生,为人熟知的“师爷”也在此列。
随着时间发展,幕僚制度发展日渐完善,形成了一个严密有效地小集体,共同处理政务,历史记载:“王出宫,则幕人以帷与幕等送至停所,掌次则张之。”可见每当王侯出巡,身边的幕僚都会提前准备各种礼仪。
俗话说“无幕不成衙”,可见幕僚已经成了古代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人员,“师爷”则是常见的幕僚人群,换句话说,每一个地方政府组成大致如此,满清时期全国上下总计上千个衙门,每一个行政长官身边至少有三到五个的陪同人员,换算下来全国上下的“师爷”可达数万人。
美国学者曾说道:“随着官员职能的全面型发展,“幕僚”人数也随之增多,调查显示人数呈逐年上升态势,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师爷的职权也越来越大。”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受到老百姓的普遍关注。
史学家曾说过:“现今社会的治理方法,主要依靠幕僚、长随等人,官员空有虚名而不干实事”,事实表明这种说法非常正确,正是这些人的存在让行政制度变得简单而高效,然而他们并不是常规的编制人员,导致这些人参差不齐,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幕僚”的出现,战国时期各国都有知名的王侯,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平时由王侯供养,等到用人时所有门客都会竭尽办法出钱出力,这种门客之风逐渐形成了一种常规行业,看似门槛较低,却不是所有人想当就能当的,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幕僚,必须有真才实学,得到主人认可才行。
师爷类似于今天的秘书,兼具智囊角色,众所周知,衙门是审理案件的主要处所,不仅需要收缴地方税收,还要审理民事诉讼案件,一些常规的职务往来更是分内之事,似乎师爷要比行政长官更费心。
古代做官也追求廉政策略,师爷们成了接受筛查的第一线,有时候还要替长官扛雷,平时要接受法律知识学习和各种行政手段,并不像表面上那样轻松。
“幕僚”制度不断完善,鼎盛时期幕僚自主行使地方权力,完全脱离了“长官”管辖,不过朝廷却不会给他们发放俸禄,工资皆由行政长官自行解决,因此请“幕僚”的时候,地方行政长官都会仔细考察,避免选到一些无用之人。
官场里面的门道有很多,新官上任之前多数会请教前辈们如何选拔宾客,聘请宾客的程序十分繁琐,会写一封“关书”,上面详细写着受聘任的姓名及职位,每个月的俸禄有多少,相当于现代使用的聘书,无论从形式还是意义上都让幕僚成员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任何一种制度都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幕僚”选拔制度让许多没有考上功名又渴望行使权力的人看到了途径,许多官员到任地方的时候,财政十分紧缺,还要给上级和同僚们送上“薄礼”,自然不能刚上任就克扣百姓,因此就有一些有钱的幕僚送上门来,一度让双方身份互换,幕僚竟然成了债主,无法想象,幕僚也有许多分工,其中主管刑罚的职位最吃香,除了要处理各种刑事案件之外,也要管辖治安问题。
从一些影视资料中可以发现,官员审理案件的时候,总会有师爷陪同,提审、诉讼、判决、复议各种环节都要师爷参与,可见师爷的职能越多,需要的知识就越多,师爷需要寻访家属找证据,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颠倒黑白的事情,为了避免出现冤假错案,师爷们们需要格外仔细分析案情。
由于技术限制,提取证物十分困难,更加考验师爷们的工作能力,根据刑法规定,一旦罪犯被判处徒刑以及更严重的刑罚,需要一层层上报得到批示之后才能定罪,许多地方官对此并不了解,这些事情又落到了师爷头上。
清朝末年,传统幕僚体质不再适合社会发展,洋务运动兴起以后,开始改革幕僚体制,裁撤师爷,转而成立专门负责刑罚的文案,一经提出各个州县纷纷效仿,科举制的衰落也成了摧毁师爷集团的重要原因,师爷不属于朝廷编制的问题被放大,逐渐被历史淘汰,曾经行使官员权力的集团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