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荣国府长房,但因为种种缘故,贾赦在任何时候总显得那么尴尬,尴尬中又带点恓惶。旁的不说,一般家族父母多与长子同住,可贾母却与小儿子贾政一起,更有趣的是贾赦这个长子住在别院,黑油大门隔开的那一边主院确实弟弟贾政的住所,实在令人费解。
贾母是不喜欢贾赦的,为了讨个鸳鸯,贾赦那愚钝倔强,铿吝贪婪的邢夫人来求王熙凤助力,王熙凤素日跟随贾母左右,深知贾母喜恶的,忙道: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呢?
王熙凤说的却是事实,贾赦好色是众所周知的事儿,黛玉进府时要拜见这个大舅,大舅不见却见一堆簪花饰玉的姬妾,虽贾母曾道:“世人打小这么过来的”,但此时贾赦已是侄儿、儿子、孙子一堆的人了,怨不得贾母恨铁不成钢。
贾赦素日不大言语,也极少与人交流,即便建造大观园这种大工程仍能在家高卧,对窗外之事充耳不闻。
可这么位罕言寡语的贾赦,却于中秋家宴上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一番“高论”来,连贾政都差点无法招架,连忙转移话题。
第七十五回,中秋宴上宝玉与贾环各作一首诗,虽贾政将将兄弟作的诗统称“不由规矩准绳的下流邪派”,但此前贾政已因作诗赏了宝玉两把海南带来的扇子,所以,这里说的下流邪派,说的仅仅是贾环罢了。
贾赦在一旁,听后却不以为然,先称赞贾环的诗“有骨气,不失侯门的气派”,转而吩咐人取来自己多年的玩物赏与贾环,最后拍着贾环道:
“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贾赦说的是真的吗?贾环真的能袭荣国公的爵?细细想来,贾赦这话大有深意。
根据古代的袭爵制度:“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同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无后者为户绝。”
什么意思呢?嫡子通指嫡长子,就是如果现袭爵人去世了,由他嫡长子袭爵。嫡长子去世了,由他的嫡孙子袭爵,如果没有嫡孙子,则轮到嫡次子,没有嫡次子,方立庶出的儿子,没有庶出的儿子,再考虑嫡次孙子……
所以根据这一世袭制度,荣国府贾赦这一大宗去世后,按照荣国府现有男丁,世袭的顺序应该是:
嫡子贾琏到庶子贾琮,再到同母弟贾政,最后贾政一脉根据世袭制度应从贾兰到宝玉再至贾环。
而期间如果贾琏生下儿子,那么世袭只能在贾琏一脉延续,所以要等到贾环袭爵,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有一个可能就是贾环前面的人都去世了!
毛骨悚然,难怪贾政听到此话忙用别的话岔开,这种相当于诅咒的话要被贾母听到还作何感想?
那么,贾赦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连自己亲儿子都恨不能眼不见为净起来?或者贾赦仅仅是喝多了糊涂?
良心上说,贾赦也曾有人情味儿的,宝玉和凤姐被马道泼下蛊后疯魔,眼见两人都救不活了,贾政便撒手不管,还劝贾赦“天意如此,只由他们去罢”,贾赦仍百般忙乱,寻僧觅道。这时的贾赦,还是一位慈爱的伯父,一位敦厚的公公。可为何最后却出此恶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贾赦的怨气应非一朝一夕行成,而是积累已久。
讨鸳鸯一事,让贾赦夫妇丢尽了脸面,自此贾赦告病家中,不敢见贾母,可即便王熙凤做的滴水不漏,贾赦夫妇也会怪她不肯帮忙,故而贾琏偷娶尤二姐,凤姐小产,贾赦还适时赏了个秋桐过来,恨不能搅个天翻地覆。
贾赦对贾琏夫妇的不满,大多因为这对儿子媳妇“吃里扒外”,邢夫人不是跟着迎春说来?“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
邢夫人自然不会心疼迎春,但不满贾琏夫妇却是真的。
当然,压倒贾赦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贾母拒菜一事。中秋节前,贾赦照常给贾母送去菜品,谁知贾母一眼不看便叫人退回,并吩咐下人:“叫他不要再送了,我想吃自然跟他要”,作为儿子,原想孝敬讨好下母亲都不能够,这退回的菜,谁说不是狠狠甩在贾赦脸上的巴掌?
故而,中秋夜上,含着一口怨气的贾赦还说了一个暗讽母亲偏心的笑话,贾母也不曾躲避,挑开说来:“我这偏心的老婆子也该拿针扎一扎了”,母子关系如冰僵化。
此情此景,贾赦岂有不抑塞的理?一时恼了,说出那得罪众人的话来,便也不稀奇了。